沪上大雪。
想起去年在四川境内的那几场雪。
海拔越高越容易下雪。去往新都桥的路上,翻越几座大山。等到车行至折多山,突降大雪。海拔4200,漫天纷纷扬扬的大雪,那是我见过最壮观的雪。
天色越来越暗,车上的我们已然由欣喜转成了忧,毕竟雪天路滑,安全第一。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终于到达新都桥。酒店老板和顾师傅是老相识,还没等我们进入大堂,笑语盈盈,终于到了,这才是风雪夜归人。
这一刻,我才体会到什么叫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风雪夜,有等你的人,无论夜有多晚,天有多黑,总有人为你亮一盏灯。即使一灯如豆,也照亮归人前行的路。
从稻城亚丁返回成都的路上,又是漫天大雪。好似一双无形的手,以雪为剑,把剑舞得密不透风。雪花与雪花的间隙,再容不下另一颗雪花。
隔着车窗看万物,这种视角总是多了几分距离,也多了几分冷静和客观。这种置身事外,反而让我觉得与世界更为亲近。这是非常怪异的距离产生美,至今无法解释,而我也不想知道答案。
车窗外的雪剑越舞越密,行车难,索性顾师傅把车停在路边,大家放放风。我把脑袋伸出车窗,真的好冷。看着他们在雪里跳,在雪里闹,好像水面打了几个皱。然后再归于平静。再过了那么一会,我仿佛听不见他们,也看不见他们.
天边是白,眼前是白,眼前甚至出现了非常奇幻的一幕。我看到她们整装有素,她们持剑起舞。阵法变换,剑指苍穹。步调一致,剑影连着剑影,却看不出任何的剑刃。
不知过了多久,寒冷将人拉回现实,手指冻得僵硬。我望向远方,除了白再无其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出自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本以为是古人夸口,没想到真能看到这样壮观的雪景。所见之处,天与地皆为幕席,远处行车缓缓,天地孤影任他行。
你说读古书有什么用?这里我可以回,诗词固然无实用,但美景中融合古人的喜与怒,爱与恨,蕴含他们的处世哲学。它开阔你的想象,它是我们与古人的唯一链接。历史才是最好的未来。
与逝去的伟人交友,与他们的审美相撞。一切景语皆情语。读懂景语也读懂了他们。
周国平先生曾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多为无用之事。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在当下,读书可以是消遣,可以是知识的吸收,也可以是思维的碰撞。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你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