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爱妮
陈天是经历过大跃进的人,那时候虽然国家打仗胜利了,但是贫穷几乎要了所有人的命。
陈天儿出生以后就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只和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对他父亲的事绝口不提。但是每当陈天儿穿着破布鞋从三大娘家门前路过时,三大娘就笑着调侃他:天儿啊,你爸怕是回不来了哟。然后眯起眼睛似笑非笑的瞧着陈天儿。
陈天儿是个黄皮刮廋,背有些驼的小伙子。从他出生以后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他总是一天到晚铁青着脸,咬着牙,背上的骨头总是能透过衣服显出来,走路一偏一偏很卖力。此刻面对二大娘的质问,他也就这副样子沉默不语的耷拉着耳朵往前走。
他母亲总是在地里找些节耳根和狗牙菜,用了点酸水凉拌着,然后当做他们的晚饭。这让正在长身体的陈天实在无法忍受。
二月里,陈天会去帮那些地种的多的人家栽洋芋。这活陈天儿爱干,因为有饭吃,还有钱拿。时不时他还能趁着大家不注意偷偷拿两个洋芋放在口袋里,带回家去。
陈天什么活儿都能干,插秧,耕地,砍柴,打谷子,所有卖力气的活儿他都揽着,时不时还吃了饭悄悄装一口袋走。
对陈天来说人生就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吃饱饭。可是对他来说是不容易吃饱饭的,因为要吃饭就得干活儿,一干活儿就容易饿。所以他一年四季,谁让他干嘛,他都得去,即使吃不饱,总比不吃强一些。
就是这样平凡的人生,也有了一点改变。
三大娘是一个苦命女人,大圆脸盘子,腰粗屁股大,走路快一点就会喘半天气,在这年月,她算是村里唯一的胖女人。她嫁到陈家没多久,丈夫就死了。她常常懊悔自己没能为陈家添上一儿半女,所以她对陈天儿的婚姻大事非常上心。
有一天陈天路过三大娘家门口时,三大娘正蹲在门前洗她的狗牙菜,她见陈天路过,便赶紧站起来,把水往身上擦了两把。
笑着说:天儿啊,你别走,我有话给你说。
刚帮人家干了一天活,而只喝了一碗稀饭的陈天儿麻木的转过脑袋,迷茫的望着三大娘。
三大娘不好意思的嘿嘿两声,便说给他讨了个媳妇儿,就是年龄有点小,要领回去养养。让他回去跟他妈商量商量。
陈天儿只知道吃饱饭,不知道娶媳妇这件事,也从未想过。他回家给他妈说三大娘说要给家里取媳妇,让问问她的意思。
他妈从来也不说什么话,一年四季都倔在地里,有菜就做菜,有米就喝粥,断粮了就找野菜。现在听说儿子要娶媳妇,她突然眼里闪出一点光。还亲自去了趟三大娘家里。
过了几天,三大娘就真送来了一个十岁的女娃娃。给陈天儿说这是他媳妇儿,没有娘家人,都饿死了。
他们娘三儿吃惯了野菜,习惯了乏味的生活,也就那样生活着。
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年夏天,下暴雨下了半个月。有个晚上,他们家的土墙房子就“轰”的一下塌了。陈天儿和他媳妇跑得快,出来了,只有他妈没能出来。
仿佛生活已经把陈天折磨得麻木了,当村里人帮他把母亲从垮掉的房子里抬出来,下葬,他都没什么感觉,只觉得兴奋好玩儿。他的媳妇就站在他旁边,傻傻的站着。
他们俩夫妻被安排在三大娘家里住着,三大娘一个人住,现在来了两个年轻人,她还是很乐意的。家里的活可以交给陈天儿他媳妇,地里的活可以交给陈天儿。
在接下来从夏天一直到冬天,陈天儿除了干活吃饭以外,他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修房子,用泥巴堆起来。他从早上堆到晚上,堆上几天才堆起一面墙,但是夜里一下小雨,那稀泥巴做的墙就跨了。
这项修房子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冬,他一直没能成功的修好他的房子,深冬的时候打霜了,那些稀泥巴都结冰了,浇水也和不了。他也就只好作罢。
长期住在三大娘家,三大娘本是不满意的,可是后来她病了,童养媳就天天照顾她,伺候她。她也就不能说啥。
后来,三大娘病死了,村长说三大娘没有后人,陈天儿就算她的后人,房子归陈三儿。
童养媳长到15岁的时候,怀孕了。给陈天儿生了一个儿子,这是陈天儿最得劲的一天,他觉得自己应该加紧干活儿才能表达他的喜悦。为此村长还专门来看了他们俩,童养媳说请村长取个名字。
村长就给孩子取名叫陈进京,说是天下太平了,希望这个孩子能进京去考个状元。
进京非常聪明伶俐,村里人都很喜欢他,在他五岁的时候,他就喜欢偷偷去学堂外偷听学生上课。后来老师被他感动就让他到教室里面来听,站在教室后面。他用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字,一练就是一天,同时还背那些在学校听到的古诗词。
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已经会写对联了,村里有人请他写对联,还管饭。这让已经年迈的陈天儿感到欣慰,因为觉得他大儿子不会饿死。
进京还有个弟弟叫陈二,比他小三岁。陈二的名字是陈天取的,因为是第二个生的就叫陈二。陈二并没有陈进京那么聪明,他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干活儿,只喜欢在树下数蚂蚁,或者发呆。
陈天儿找来媒人给陈二说了一门亲事,他对进京说:你会写对联,以后有的是姑娘看得上你,这个媳妇先给你弟弟。陈进京觉得谁先娶亲,或者说取不取亲都没有什么关系。
陈二成亲需要一大笔钱,这时候正是年关,也有些别村的人请进京去写对联,为了攒钱给弟弟结婚用,进京出了一趟远门去给人家写对联,要好几天才能回来。走的时候,他母亲眼里含着不舍,同时又笑眯眯的望着他。
陈天儿从出生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寒冬腊月里,外面鹅毛大雪。他突然兴奋起来,他让妻子把家里的两斤米全部煮了,把家里唯一的一个猪头也煮上。他想大吃一顿,再说他觉得进京会带回来吃的。童养媳虽然觉得这样不妥,但还是不敢反抗。
陈天儿把煮好的白米饭和猪头肉全部放在自己面前,他说这次谁也不准碰他的饭菜,他要一个人吃。童养媳再三哀求给她留点儿,可是陈天儿说不行。
就这样,陈天儿一个人吃下了两斤米的白米饭,和一个猪头。可是过了两天进京还没有回来,第三天,他回来了,却隔着老远发现家里有很多人。
他急忙跑回家,发现他母亲活生生的饿死了,弟弟也奄奄一息。陈天儿见到大儿子回来,他心情不爽的走上前,用他能提两百斤的大手给了进京好几个大耳刮子。打得进京两耳出血。
进京不知道咋回事,只是伤心的跪在母亲的灵前,跪了几天几夜,后来母亲下葬了,进京的耳朵也聋了。
村里人都在传言说陈天儿自己吃了两斤白米饭和一个猪头,却生生饿死了媳妇。他从此变得郁闷了。就连陈二结婚,他也没能真正的高兴起来。
陈二媳妇结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孩子叫陈栋。这个名字是进京给取的,希望他成为栋梁之才。
所有的灾难都慢慢过去以后,国家也在发展,人们慢慢吃得饱饭了。进京虽然耳朵聋了,但丝毫不影响他帮人家写对联。他四处奔波,今天东家走,明日西家住。不写对联的时节,他也帮人家干活儿赚顿饭吃。
陈二媳妇在生孩子时难产死了,陈二不会带孩子,所以陈栋就交给了陈二媳妇娘家抚养,也就是陈栋的外婆。
不久以后,陈二因为从小身子弱,也去世了。
陈栋出生以后就由外婆带着,等他长到三四岁时,他就轮流在外婆,还有几位舅舅家里吃饭,今天上大舅家吃,明天上二舅家吃,后天上外婆家吃。就这样一晃眼,陈栋十岁了。
陈家觉得陈栋十岁了,该领回来自家养着了。于是就让陈进京去领回来养。进京把陈栋领回来,陈栋还是时不时喜欢往外婆家跑,进京也很少管他。
陈栋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长成了帅小伙。他还是老往舅舅家去,可是外婆去世了,他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受舅舅们的欢迎了。最欢迎他的还是那些跟他差不多大的妹妹们,因为妹妹们受到家里的约束,不能像陈栋一样四处晃荡。因此陈栋就老是给这些妹妹们吹牛,讲一讲自己在外面的“英雄事迹”。
时间久了,他也就厌恶了这种把戏,安心的待在进京叔叔家。进京年龄大了也就不再到处帮人写对联了,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国发展太快,人们已经不用请人写对联了,直接到集市上去买就是。
进京开始有点依靠陈栋给他养老,在家里总是很照顾陈栋,给他好吃好喝的供着,这使得陈栋脾气越来越大。后来还给陈栋张罗了一个媳妇,是陈栋他们附近的一个女孩,叫秀艳,长相出众,本来是别人家已经看好了的。陈栋听进京说这姑娘本来要让他娶的。他就搞了一瓶发胶喷在头上,穿上他的杂牌西装和皮鞋去偷偷私会秀艳,并且用他平时忽悠女孩子的方法哄骗秀艳。
最后秀艳禁不住哄骗跟着陈栋去私奔。陈栋带着秀艳出去打工。他们先是去了煤窑,去了以后陈栋说下煤窑不安全。于是他们去砖厂搬砖,陈栋说搬砖没前途。最后他们去了电子厂,他们工作了一年以后,就回到家里。
回家时,秀艳已经怀孕了。陈栋花了五千块在镇上的边缘上买了一个土墙房子,然后夫妻两住进去,还把进京也接过来一起住。孩子生下来以后,陈栋就带着秀艳开始种地。开始陈栋还积极到地里去干活,秀艳洗衣做饭,一家人过得虽清苦但却和乐。
后来陈栋觉得日子也过得安逸了,有人伺候了,他就开始对秀艳发脾气,说她做饭不好吃,洗衣服洗不干净。或者心情不好莫名其妙的对秀艳乱发一顿脾气。他成天的在床上躺着,让秀艳下地干活,屋里屋外,一切都让秀艳来做。
秀艳当初跟着陈栋私奔是被他帅气的面孔和死缠烂打给折服的。她觉得陈栋是真心爱她的,所以她背着父母跟着陈栋四处奔波吃尽了苦头,她依旧感觉她是幸福的。就连她父母说再也不认她这个不孝女儿,她也没觉得多伤心。
可是如今时间久了,陈栋漏出了他的本质,他脾气大,好吃懒做,自私自利,也根本没那么爱她。她想明白这一点以后,她决定离开这个男人,甚至不惜抛下两岁的女儿佳佳。
她为这离开家准备了很久,她上街给女儿买了很多好吃的,把所有的衣服洗好,把地里的农活都做了,甚至还去砍了一些柴火回来。
这段日子里,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和陈栋吵吵闹闹了,她只是默默的干活,对女儿公公都特别照顾。陈栋发火,她也只是不理。这让陈栋有点奇怪,也有点无奈。
在一个清晨,秀艳早早起来悄悄收拾行李,陈栋在梦中听见了响声,迷迷糊糊的问了一句:起来这么早干嘛,秀艳没有回答他。过了很久也没有响声,陈栋突然猛的清醒,他发现衣柜里没有了秀艳的衣服,回想近日秀艳的反常行为,他突然意识到要出大事了。
陈栋走出门,发现秀艳已经走到门前的小路上去了。他突然明白了秀艳要逃跑,就急忙跑去抓。终于在过田坎的小路上抓住了秀艳,但是秀艳是一个硬气的女人。反手就是对陈栋一顿猛打,让他放手。陈栋不放,俩人扭打着摔到了藕田里。俩人纠缠打闹了一早上,最后秀艳还是走了。
从此以后陈栋就独自带着女儿陈佳,看上去也仿佛老了许多。
陈栋买了一个小三轮车,谁家需要运东西,他就很积极的去运,他也偷偷用小三轮车偷偷拉客人,赚点小钱。过了好几年,陈栋在镇上买了一个小小的两间房,他一间,女儿一间,中间有个过道是厨房和厕所。
这时候,陈栋就把年迈的陈进京送到养老院去了,进京刚开始住养老院时,他很孤独害怕无助,可是后来久了他也就习惯了,因为身边有很多跟他一样的人。
陈佳的印象里没有母亲的模样,她认识的人除了她爸爸陈栋就是学校的同学老师。基本上没有人会跟她玩,她也很少讲话。每次家长会都是他爸爸陈栋来开,大家都很看不起她没有妈妈,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因为她和别人不一样。
有一天,她的老师买了很多水果来他们家家访,她才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仿佛这么多年她才突然知道自己缺失了母爱这件事。
陈佳上初中时,她的学习依旧不太好。陈栋说等你上到你不愿意上学的那一天,我就找个熟人带你去电子厂上班,我也老了,你长大了就该挣钱养我。
陈佳一言不发的坐在书桌前,她默默发誓,这一次她要自己掌控命运……然后她开始给那个要带她私奔的男生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