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怎样的文字
才能把回忆诠释的淋漓尽致
然后潇洒地去遗忘……
(一)
有太多太多过去与幻想中触及既伤的岁月重叠了,在漫天黄沙的记忆中不愿抹去的忧伤。
那些,沉甸甸的过去。
用“过去”来形容自己短暂的年华,感觉既奢侈又拖拉。仿佛那些阴霾在旧时代所有的愿望都被打破,寂寞的在夜里乌云遮住新月,然后一声雷划破夜空,在一片喧哗中所有的童话都消失的一干二净。
过去是不愿被碾碎但却又被时光遗弃的留恋。
过去和伙伴为了争一个玩具而打得鼻青脸肿;
过去害怕过骨头会痛的没有选择的长大;
过去有个炎热夏季在河边和伙伴肆意地游泳;
过去在烈日下顶着太阳背着书包荡漾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
过去有段时间迷恋于古诗词而买了大堆的文选、诗集;
过去在很多个夜喝了咖啡而不想和十二点告别;
过去喜欢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毫无目的;
过去曾逃了课躲在郊区的绿地上度过一个慵懒的午后……
然而,一不小心这么多过去就真的过去了,没有一点的征兆。
转眼之间2010年。夏季。
只剩下对过去的缅怀……
(二)
自小就从未喜欢过写文字,而我的脑海里唯一追求的东西却杂乱得让自己都迷惘,有很多残忍的现实会把人打倒,很多人坚强的爬起来继续去追寻,而有些人注定倒下。
我属于后者。
第一次自己的作文被表扬是在二年级,当时的语文老师像掘到金子一样在班级读了我的一篇文章——用文章来形容当时的,似乎有点自恋了——然后在班级夸耀那些字句写的多好多好,于是我看见很多人都把目光刷的投向了我。我知道,有嫉妒,也有羡慕。
老师在讲台上,周围似乎弥漫了淡淡的雾气,我看不见他的表情。
而那时我就开始发现原来文章可以换来赞赏和言宠,但我没有因为这而喜欢这样的未来,也从未对哪天能够写很多书抱有太多希望,只是单纯地发现其实当时的自己似乎不屑于现实,直到现在。
现在已经记不起自己当时写了什么样的文章可以被肯定,甚至连那个老师的样子也被彻彻底底的忘记。
也许那时窗外的阳光很灿烂,不像现在感觉如此阴暗。
而我忘记了,永远忘记。甚至连那时的梦想中依稀的憧憬也给忘记,只剩下唯一不肯遗弃的笔杆……
留恋演化成回忆,梦想赋予流水。
我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所以现在选择重头开始。
(三)
成长就像被岁月冲刷的斑墙一般,慢慢剥落沧桑,最后裸露出华丽襁褓下丑陋的砖瓦。
当我们总是回首时,那些漫不经心的脚步也会被风化,于是我们慢慢退去华丽的外表,用虚伪和奉承来伪装自己。
在一场盛大的祭奠里将年华幻化成腐朽的躯壳,青春在成长的脚步慢慢进化出翅膀。
然后促然跃起,那些过去,瞬间遗忘。
假如脚步还未停下来,那有多少诗句需要被吟唱,又有多少诗句需要被改写?
(四)
我一直觉得自己成熟的比较早,当自己开始感觉到那种压抑的责任感开始让我觉得孤单时,仓惶的我用冷漠把自己包围起来,格格不入的徘徊在童年单纯的时光里。
最初的这种感觉,自己正在玩着弹珠和看黑猫警长。
1995年,夏季。第一次流过泪后感到寂寞。
那次爸妈正值出差,他们把我放在奶奶家。但就在他们离开的那一天我竟然害怕的大声嚎哭,妈妈抚摸着我的脸,告诉我已经是大人了,然后提着行李就匆匆离开。
我脸上还挂着泪水的痕迹,看着爸妈从视线里消失,有种寂寞,有种微微的痛,好似被遗弃。
而当时我姐很沉默的坐在一旁做她的作业,一言不发。
我忽然觉得那些纯真的依赖是多么可笑,当自己卸下那懦弱的盔甲,其实不论多么惧怕和恐慌都会被内心淹没,那是也就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司空见惯地在爬满枯藤的斑墙上,写满自己的忧伤,没人看见。
而暴露在日光下的是苍绿的叶子和一种豪壮的生机。
不用被怜悯,不用被理解。
瞬间长大,脆弱的心脏被孤独揠苗助长,去装满孤单和沉甸甸的累计的习惯。
从那是起我再也没有因为他们自然地离开而哭闹过,而是很平常地看着他们离去,他们也只是在走之前叮嘱了一堆同样的话之后很不舍的离去。
感觉上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波澜。
只是偶尔看见他们消失在公路的尽头时的背影是,会有一种无奈的空虚,空荡荡的心,像消失了什么一样,但却说不出口。慢慢地升华成一种难以言喻的幻觉。像慢慢消逝在天际的浮云,一点一点,被远方的群山毫无保留地吞噬,最后只剩下一片湛蓝得让人刺眼的天空。
依旧那么那么耀眼,依旧那么空荡。
只是看不见边沿,无限的遥远,像坠入万丈深渊的落寂。
(五)
我们所能记得的,只是用双手揉成碎片的那些粉末,所以即使再用力去把他铭记,最终还是会被挤出泪水,关于失去,关于遗忘。
风吹散了我们所能承载的痕迹,直到最后,把挤出来的泪水也蒸发。那个季节留下的脚印,被镶嵌字碎片上,你会发现其实你走的每一步都一直偏离着自己的轨道,但你还是固执地走下去。
一直走,卸不下伪装和掩饰。
我能做的,只是对时光的留恋和对过去的回忆。
像一只迷失在城堡里的猫,双眼深邃,即使嘶喊声撕破寂静的空气,最后依旧走向那漆黑的幽暗深处,等待吞噬。
小时候幻想,甚至期待成为真正的大人,所以要学会坚强和孤立。在孤寂的时候爬很长的上路到一个无人的山顶,用力喊,用力哭,所有的委屈,宣泄在山林之间,直到没有力气,然后回到家里之前把眼泪擦干,当时唯一见证我成长的是用笑敷衍我的奶奶,踏雪无痕。
奶奶的笑是很慈祥的,像所有奶奶的笑一样。
所以我常会看到她发间染了白霜而感到莫名的失落。岁月摧残了人的外表,像被风雨冲刷过的斑墙一样沧桑。
我想总有一天我会长大,经岁月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然后慢慢就会给自己武装最坚强的盔甲!
唯一留下的空白却是家乡湛蓝的天空,被我爬过无数次的山坡,蜿蜒的麦埂,还有奶奶慈祥的微笑。像单纯的留恋,铭刻着自己唯一一次值得珍藏的痕迹。
但如今,周围浑浊的空气和钢筋水泥机械的轰鸣声乱成一片,侵蚀着我,像被束缚着灵魂的祭司,仅剩思想的挣扎……
家乡的那棵树长大了,
我在缺少养分的城市里忘记了成长。
(六)
悲伤演化成伤悲。
心伤堆积成伤心。
用所有自己所能记住的过去,一层一层覆盖自己的脚步。
关于须臾之间的逗留,关于年华剥落的灰烬,见证的是破茧那一刻孤独的华丽,和拥抱岁月的寒颤。
假如这个世界太过于宽广太过于辽阔,那破茧的翅膀,能往哪飞?到最后还是疲惫地失去力量,苟延残喘的那一刻,无助的挣扎和彻底的绝望!
过去终会过去,成长的脚步过于凝重划过太多的伤……
那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回去那个年代?
高三那年课堂上慢慢写的随笔,现在看起来,好像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过回忆还是满满的,真看着看着,会看出那些年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