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新学校教师工作坊及讲座学习总结与心得25.7.10

在7月10日的教师工作坊中,陈蕾老师围绕麻吉星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实践及“以生为本”理念落地展开,主要引用的案例包含语文、数学、道法等课程,贴合教学实际,现将核心要点与心得总结如下:

一、技术工具赋能:从辅助到重构教学

工作坊中,麻吉星作为课堂互动工具被重点讨论。投票功能便于快速收集学生反馈,而记录学生思考过程、追踪选项变化的特性,为教师捕捉学情提供了直观依据。

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辅助,更在于推动教学重构——通过实时数据反馈,教师能精准把握学生认知卡点,让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使用技术工具时,细节管理尤为重要。例如:需及时指出并禁止学生乱按未设置的选项(可通过手机端定位学生编号及时提醒修改选项),确保数据真实有效,为教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二、课堂数据与精准教学:让决策更有针对性

关于课堂数据,工作坊聚焦“课后最需关注的信息”展开探讨。

事实上,教学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精准教学:针对不同班级学情差异大、个性化教学设计工作量繁重的现实问题,借助技术工具可实现数据整合与分析,让教师在有限精力下,基于学情做出更科学的教学决策。

需强调的是,技术终究是工具,其目标并非单纯指向成绩,而是通过数据洞察学生真实学习状态,让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而当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很好、学习效果很好的时候,成绩提高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三、“以生为本”的落地:从理念到实践策略

“以生为本”如何融入日常教学?

多位教师的实践案例给出了答案:

1. 李文娟老师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板书归纳(标题+内容),将知识梳理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 同侪教学法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思路——针对答对率在 30%~85-90%(或 30%~70%,依学情调整)的争议性问题,通过“学生投票-小组对话-教师再问-再次投票”的流程,推动中等生和学困生深度参与,小组讨论后更明确“不能说‘我不知道’”。

黄小海老师通过双倍加分,激励小组主动推出学困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

四、实操建议:让课堂更高效有序

陈蕾老师的教师工作坊后,综合王博士的讲座内容,总结实用教学策略:

1. 一节课宜设计课堂互动6-8次,课堂生成1.5-2个,学生自主活动7-8分钟(建议1节课进行2次小组讨论),平衡节奏与深度。

2. 活动时间充足时再开启倒计时,避免仓促结束影响效果。

3. 课堂细节如拍照展示需清晰,确保信息传递无偏差。

4. 传统的“提问-举手回答”方式仍具价值,可与技术工具互补使用。

5. 课后可提醒老师登录教发平台查看课堂数据,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将所学策略逐步融入教学实践,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五、总结与感悟

本次工作坊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优化需兼顾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技术工具为精准教学提供可能,而“以生为本”的理念则指引着技术应用的方向——无论是学生自主归纳笔记,还是同侪互助中的激励引导,核心都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未来教学中,唯有将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结合,才能让课堂既高效有序,又充满生长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61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892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338评论 0 1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07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