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幸福的真谛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是一部几乎涵盖所有人生哲理的著作,是被“鸡汤”既视感的书名耽误的佳作。

《悉达多》是由青年看向老年,《人生的智慧》是由老年总结人生。一本温柔,一本傲气。适合搭配来看。

在这本书里,叔本华把大道理讲得一点也不枯燥,他应该是个有趣的人。而按他提示的做也确实容易感到快乐。总结几个关键论点如下:

一、人的快乐有三个层次,新陈代谢,肌肉快感和思想。

二、人不是痛苦就是无聊,痛苦是匮乏带来的。摆脱无聊的方法是提升第三个层次的快乐。

三、人生的智慧在于避开灾祸,而不是寻找快乐,快乐是没有的,痛苦是一定的。

四、嫉妒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人背后议论,很少真正的友谊,人要学会沉默,保守秘密。

五、对于小朋友而言,太早接触社会的各个面不好,狭窄的人际关系使人朴素和快乐。

六、对于成人而言,孤独是必要的,因为可以保持本心,不用低就自己让别人懂。

七、幸福的真谛在于满足,不寻求,认为目前的状态是最好的,所拥有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幸福在于不比较,所以不必对这个社会知道的太多,隐居会比较幸福,因为可以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八、达观对待一切灾祸,发生了就发生了,一切都是上天安排。

九、青年阶段的烦恼在于追求得不到满足,中年的烦恼在于害怕失去很焦虑。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不焦虑,也不用太强求,就会安然的度过人生的各大阶段。

十、世界上六分之五的人都是愚蠢,不值得浪费时间社交的。

十一、不要试图改变他人。

十二、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一是因为他人的愚蠢,二是因为他人的嫉妒。

·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幸福的源泉在于自己内心,无关乎他人;接近智慧,便是离幸福更近一步了。不过,知易行难,时时回看,慢慢修炼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