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那几天,和三个不要命的朋友,从江南各地齐聚苏州,号称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提到苏州,心里该是怀抱着满心的欢喜,脑海中浮现一幅江南美景。可是,现在是冬季,所有的美景化身萧条。苏州,只是“苏州”而已。
在吃了琼林阁的白汤面,四人土豪地点了十个浇头,带着满足感奔赴了诚品书店。还记得诚品开张的那几日,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占据了微博、微信的头条。对于诚品落户苏州,我一点都不惊奇。
苏州这样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值得一切新鲜血液的注入。这座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藏书、读书之风兴盛,被誉为历史上的“状元之乡”和当代“院士之乡”。自2006年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苏州阅读节”活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理念,引导、影响市民的阅读行为乃至文化习惯,唱响了“阅读,让苏州更美丽”的主题。
这里,当然不能不提苏州图书馆。曾经在苏图实习过一个月的我,一直感谢那段经历,让我认识这座城市,近距离了解那座美丽的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始建于1914年,是我国较早创办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常年开展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尤其针对青少年,活动丰富多彩。如果去苏图的朋友,一定要深入内部,看一看包含在苏图现代建筑中的“天香小筑”,那可是近代的园林建筑,雅致古朴,说不定还能闻见古籍馆中散发出的书香味。
言归正传,那么,我所见到的诚品是怎样呢?
早就听说诚品每天人满为患,可是在最寒冷的冬季,且远离城区的诚品,真的还是那么多人吗?我们心里很怀疑。果然,传说一点都不假,哪怕是这么恶劣的天气环境,人依然不少。以上便是几乎每家媒体都会拍的那段长长的楼梯,我将手机举得老高,好不容易拍了这么一张看不到什么人头的照片。
走过那段艺术阶梯,便来到书店二楼入口处。赶上了正在举办的一场文化沙龙活动,台下是座无虚席,可台上的三位专家似乎很局促的样子。也难怪,这是完全开放型的场地,在观众席四周,是人来人往的喧嚣游客。一般演讲者,面对视线范围内,一群游荡的不关注自己的路人,大概都会有些难以放开情绪。
书店的图书主营区,关于图书的摆放还是很讲究的。诚品非常重视“专题性”,比如现在正在做的“归途”以及“家乡与故乡”的专题,就十分迎合春节前夕大众渴望团聚的心理,同时营造出了温暖的氛围。
诚品十分重视图书推荐,这面墙“每月定期推荐展出中文、外文、少儿类诚品选书:从载体到观点,从策划到装帧,引介具有原创性、独特性、重要性、影响力或质感的诚意之作”。
看到这一套《启蒙拾光》,起初以为是本身就有的一套丛书,后来发现原来不是,而是诚品所进行的主题推荐,五本人文经典──《爱的艺术》《流浪者之歌》《文明的哲学》《生命的思索》《弘一大师传》,诚品设计独家书封。它将表面上看似无关联的五本书集中在一起,启发读者去进行延伸阅读。无论从文化内涵上,还是商品营销的角度,这都是一个创新。
离开图书主营区,就会来到各类型的商品馆,这个时候,你会继续被诚品的营销策略所惊艳到,你会发现诚品能够完美地将图书和商品结合在一起。比如,在零食区,会摆放一系列关于美食的图书;在卖箱包的区域,会看到关于旅行的图书;在厨房用品前,会看到关于生活、厨艺的图书……
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因为一包凤梨酥,而带走一本关于节日传统的书吗?抑或是,你会因为一本旅行的书,而带走一个旅行箱吗?
我会为这样的营销创意叫好,但却会为图书感到悲哀。在那样的一堆商品中,图书孤零零的,显得那样的寂寞。它渴望的是一个真正发掘它内涵的读者,而不是当成凤梨酥、箱包等的陪衬品。
除了图书,还有儿童馆、文具馆,所售卖的均是高品质的文艺商品,价格不菲。我很好奇,有多少人是抱着逛书店的目的而来,最后却以图书价格太贵而忍痛抛下心动的好书,却最终抵不过那些文艺小商品的诱惑,而一掷千金呢?
以上絮叨良多,无非是想说,诚品书店以其创意、创新,打造了号称以图书为核心的文化商城,也成功地吸引了一众游客,对于寻找出路中的实体书店而言,是个可供借鉴的良好模式。但为什么这么一圈逛下来,琳娘满目的商品那么多,图书却显得那样寂寞呢?
很多不爱读书的人,为了装饰门面,家里仍然会打造豪华的书架,备上整整齐齐的图书,打造了浓郁的“书香”家庭,可待这一切准备完毕。图书,从此便开始了它们漫长的等待,在年年岁岁中盼望着那位为自己拂去尘埃的阅读者。
实体书店经营困难,在商品化的时代,难以维持生计,以至于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的多家实体书店接连倒闭。看看人满为患的诚品,可想而知,它的营销模式是成功的。可是,我在这么一圈逛下来,却找不到逛书店的自由感和满足感,想念那种静静的、纯粹的,在书架间徘徊的感觉。
当图书成为装饰,阅读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们的城市需要诚品这样的文化中心,更需要它去宣扬阅读文化。无疑,诚品的到来,成为了苏州的一个新的文化中心,它所营造出来的舒适感正是疲惫的都市人释放身心所需要的,由图书堆砌出来的旗舰店,无论是否真的热爱阅读,都会让人在无形中找到满足感。
一直以来,诚品所坚持的理念便是“在书与非书之间阅读”,在书店格局上,确实很好地体现了“书与非书”。然而,“阅读”似乎渐行渐远。看着它成为游客们眼中的“景点”。似乎,阅读与这里并无关系。
2016年1月31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