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教育三十人论坛 第七次年会中,与会者从多个角度阐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到幸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我不同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到幸福这个提法,因为这个提法在我国可能会导致一大批像日本的平成废物一样的人存在。出现妈宝男,啃老族,宅男宅女,精致利己主义者,导致师生关系要么急剧恶化,要么教师责任心降低等一系列负面作用,而且这些苗头已经显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从原始社会以来,甚至可以延展考虑到动物层面,一直都是提高竞争力,表现在提高个体,组织或者国家,社会系统竞争力等不同层面,没有第二选择,其余的提法或者为迎合社会舆论隐藏真实目的,或者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减负是一个伪命题,现在负担过重是因为有太多的学习对竞争力无用,甚至有反作用(比如让学生厌恶学习),效率低下,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很多学习中的考核设计是为了筛选,而不是提高国家与个人竞争力,对这些负担进行详细甄别并理性处理才可能真正减负。
教育是智力活,好的智力必定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因为有知识和能力迁移与基于长期性的思考。所以本来教育就不应该是目前这样,孩子们比拼体力情况越演越烈的情形。
仔细研究一下所有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行为,都充满了三个字,竞争力,不论是芬兰的教育还是美国的教育,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或企业培训,无一不是。只是有些以快乐形式体现,有些以超前理念方式体现,但不论哪种方式,指向的最终都是国家竞争力(参考一下国富论所提及的分工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巨大差异,分工与不分工做扣针的效率可能会差4800倍,就知道落后观念和方法导致的工人劳动强度会有多大,却根本无法竞争的原因,教育类同)。当我们学习这些教育形式的时候,不能只是看到表面,更要看到其本质,要仔细思考,为什么看着类似的形式,一些国家的孩子并不影响最终竞争力,日本却出现了平成废物这样的情形。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即从知识教育向创造力教育、创新教育的方向转型简单理解为轻松教育,幸福教育会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以幸福为目的的教育未必能带来幸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可以看出在高层次的尊重与自我实现两个层面都是和竞争力相关的,目前社会由于网络的出现及城市化进程已经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幸福更多会以高层次形式存在。因此以幸福为目的,尤其以个体短期轻松快乐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并不会给学生带来尊敬和自我实现,因为尊敬和自我实现依靠的是竞争力,所以最终未必会带来幸福;而将竞争力,尤其是国家竞争力作为教育根本目的会更可能获得尊敬和自我实现,从而获得幸福。从概率上来看,在目前社会中所呈现的各种社会现象证实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全人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PBL)、Real work、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工科、新高考、研学、以学生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STEAM教育、先修课、本科生进实验室、全英文教学、本硕博连读、产学研、个性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思政教育、质量工程、诚信教育、做中学、CDIO、欧林教育、斯坦福2025计划、芬兰教育、合作学习、美国艺术教育、GRIT,仔细想想,没有一项不是和竞争力相关的。只有以竞争力为指引,才能很好地在恰当时候运用恰当手段并能取得实效,凡是不是以竞争力为指引的,都会走向形式主义或被淘汰。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竞争力。
现在教育的评价标准是表演赛评价标准,不是擂台赛评价标准,所以才会出现中兴事件时的措手不及。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教育的目的的提法,否则将来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我们更需要努力研究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但又能轻松快乐的教育。分工的案例,能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
注:平成废物指平成一代,他们表现出某些共同特点:纵情享受当下,不关心明天和未来。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3米内的事情”。不想工作、不愿奋斗,连恋爱都懒得谈。沉迷于动漫、游戏,能靠幻想解决的问题,绝不付诸实践。总之,追求及时行乐、没有欲望。有人认为,最直接的推手是“宽松教育”的盛行。日本推行了三十多年的“宽松教育”于2016年被宣告终结。“宽松教育”的内容包括: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学习内容减少三成,上课时间缩减一成,等等。
国富论中关于分工的叙述:“扣针制造业是极微小的了,但它的分工往往唤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我把它引来作为例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末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 在分工操作下的效率从这个案例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分工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只要有一个环节有问题,那么整个系统一个合格的扣针也生产不出来,损失惨重。所以,在这样的体系中,品德、诚信等素养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东西,而是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
关于竞争力:由于各种领域的过度恶性竞争的出现,使得竞争力似乎也成为一个负面的词汇。竞争力和恶性竞争是两个概念,而且在此处的竞争力更强调集体竞争力。因此,品德、诚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健康身体等素养统统属于竞争力的部分,它们都是对集体竞争力的产生有益处,但受教育者的诸如品德、诚信等素养如果最终没有转化为集体竞争力下的个体竞争力,那么还称不上合格的受教育者,只有转化了,才可以完成教育的闭环,形成良性循环。教育,最终是以学生的社会产出来评价的。另外,目前国外顶级大学所宣扬的很多观念,是从人类竞争力角度来看的,比如与生态和谐共存等,是基于长期竞争力的考虑,这里有一个主动行为,不能理解为被动接受。
关于竞争:竞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限资源下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比如中考、高考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拿到全国第一不是用勤奋和天分就能完成的,这种竞争的惨烈可以参考目前的学生状态;另一种是选择方向上的竞争,如很多科研就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细分领域很容易成为世界第一,比如设计一个新化合物并合成它,就像做一锅大杂烩一样,一定可以用各类食材组合拼凑到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杂烩,实际上每篇合格的科技文献,都是当时细分领域的世界第一。此时难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所做的方向的价值。在第二种情况下,往往重要的是找有价值的空白点,而一旦突破,并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是一种共赢的竞争,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创新创业,所以创新其实是一种基于竞争力的需求。我们要把教育的主要方向从第一种引向第二种,才能真正解决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