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流动的,注意力也是,身体的状态也是。不要执着于让自己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能量状态里,切换下就是补能,是休息和重启。
就像天才少女谷爱凌,她每天都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里,简单讲就是每天有很多事情可做,可切换,而不是从一而终只去滑雪或者只做功课。
谷爱凌说她的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专注。专注,不是长时间努力维持只做一件事。如果用意志力维持专注,任谁都受不了。
可为什么很多厉害的人,一生只干一件事呢?其实人们只看到表面,天才们能保持专注是有原因的,和谷爱凌一样,他们背后的时间管理精髓无比相似。
那就是学习切换自如,才能保持注意力可以间断性的聚焦在某件事情上。
我是一个很会控制的人,做事最怕分心,其实恐惧的是事情没有按照预想完成,失控了。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工作坊,大家在一家旷野咖啡店画生命蓝图,写使命宣言。宣言的部分由我带领。写着写着,音乐声响起,大家被吸引了,跑到草地上围圈欢歌热舞,活像一群自得其乐的小孩。
怎么办?大家注意力都没在写作上了,后续,灵感和感觉还续得上吗?我有点焦虑。
过了十几分钟,音乐停止,大家返回座位继续写,很快就都完成了。围坐一起分享时,有伙伴反馈,原本写不出来,经过这么一舞,灵感涌现了。
我这才意识到我的偏执,一直以来就是想要几个钟头里固定只干一件事,以为越是专精一件事越心无旁骛,越是能聚焦,有效率,其实很内耗。
就像谷爱凌,她能够“多线程”做事,不会刻意保持在一个固定的能量状态里,敏锐切换,所以每件事都很专注。
她说:“我觉得现在人们会有一种无法专注的倾向,我们应该去学着如何快速进入状态,或者说及时切换到自己需要的状态。”
如何切换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如何正确的专注?
天才拉塞尔说过:要平衡你的注意力。平衡就是允许流动。
他说:为什么当你早上工作时能维持精神饱的状态两三个小时,然后就泄气了?如果你开启暂停键,在几分钟内停止思考任何事,你会发现你可以继续专注另一个两到三小时。
如果你可以间断性地放松下,哪怕只是停下来看看窗外或者天空,散散步、骑车都会让你能量倍增,可以保持继续专注而不乏力。
所以,想要有效率的专注,切换状态很重要。没有留白和空隙,灵感也挤不进来。
总结:张弛有度,动静结合,在思想聚焦和留白时间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