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凌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床上看完了熔炉。看的失声痛哭了两次,全程心情压抑到极点,说不出话。对世界上那些阳光找不到的角落,我痛心绝望心里五味杂陈。这世界上远远不止有一个雾津,不止有一个慈爱学堂,有更多更多在暗处受到不公待遇却不为人知的弱势群体们。但我相信也不止有一个任浩老师,不止有一帮人权维护者,还有更多愿意为不公发声,愿意为正义而战的人们。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人人表面奉承内心冷漠、攀炎附势的社会,能胸怀博爱为他人受到的不公而反击真的很难。根据心理学中的金字塔原理,人先考虑的一定是自己的温饱问题,其次追求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理想,最后才能胸怀天下博爱众生。的确,这个理论非常的实际也在大众身上得到了广泛的印证。茫茫众生,每个人每天都在努力拼命,为了维持现有的生活或是再往上爬一个台阶。可是如果以此来看,只有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有能力精力和财力去关心最底层或是角落里那些弱势群体。可是,他们会吗?我不敢苟同。相比于金字塔理论,我更深信人性的贪婪。我不否认也很感激那些大财团的创始人和顶级明星建立慈善基金会扶困救贫的善举,可是这些人太少了,这些站在最最顶端的人可能是亿分之一。不是只有当了这亿分之一的人,才能有能力去扶持弱小。而现实社会中,更多的是那些手握财政大权却失去人性的人,他们的一生被贪婪趋势走火入魔,反而是失去了普通人的对世人的慈悲。
所以,当我看完《熔炉》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中万千感慨的时候。npy问我:“你现在想这些有用嘛?你有能力帮助他们嘛?那么多人吃不上饭,你有钱给他们嘛?”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觉得任何的回答可能都没有意义。的确,我现在没有钱,没有所谓的能力去顾及“帮助”他人,可这不是我不再关注弱势群体不再思考社会问题的原因。我很难相信一个自私自利只追求自己生活品质的人,在功成名就后能帮助他人。有没有钱只是暂时的状态,而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以及愿意为不公发声愿意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却是一个人的要用很长时间去建立的人生信条。
有这种想法可能相对容易,真的坚持做了其实很难。有多少人可以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坚持选择他人或集体的权益呢?这个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个巨型染缸,就正如文章开头我引用的电影里我最赞同的一句话来讲。我们不可能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我们只能奋力不被同化,奋力坚守内心最宝贵的正义感。
给大家讲一个我很有感触的事例。美国一所男子高校里,大部分孩子都是来自殷实的家庭,父母是金融公司的高管。可一个中国男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本就活在社会阶层顶端的男孩子们却在这个艰苦的封闭式学校,每天坚持早起跑步发奋学习,过着那些可能是在国内农村那些想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孩子的生活。教父跟这个中国男生讲,因为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是,他们是这个上天眷顾的人,集天时地利于一身,他们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他们不努力,最终没有实现这个社会责任,那可能要好几十年,才会再有这么一个拥有同样家庭资源社会背景的人出现来改变这个社会了。这个故事可能听起来很鸡汤,但是真的发生在我身边。我们可能不像这些男孩一样含着金汤匙出生,我们就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卒。可是我们也可以同样坚信,我们就是那个上天瞩目,赋予我们社会重任的宠儿。而这种信念,可以激励我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其他人在奋斗。
所以后来,我跟npy说,这种思想的转变很重要。可能有一天,我会因为那些在遥远的我不知道的角落里的弱势群体而早上七点起床努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