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马巫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司败:是陈、楚一带的称呼,相当于中原的司寇。
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这里是偏袒的意思。
陈国的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来后,陈国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走近他几步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自己人,难道像孔子这样的君子也偏袒自己人吗?
鲁国的君主从吴国娶了夫人,鲁国与吴国是同姓,就称她为吴孟子。鲁国君主这样做都叫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呢?
巫马期向孔子转达了这个话。孔子说:我孔丘真是太幸运了,一旦有了错误,必定会有人给我指出来。
解释一下:按照周公制定的《周礼》,同姓男女不能通婚,所以娶妻一定要异姓。吴国和鲁国都姓姬,按照当时的习惯,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人,这是违礼的事情,于是鲁昭公就转了个弯,给夫人改了个名字,不叫“吴姬”而叫“吴孟子”。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礼制,抨击任何违背礼制的东西。遇上国君这种明明白白违礼的事情,他又能怎么说呢?就只好搪塞一句“知礼”混过去了。(๑❛ᴗ❛๑)
这既是老夫子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方,也是他为人处世精明变通的地方,其实孔子并不死板。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听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会请他再反复唱几遍,然后跟着唱和。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呀,孔子不仅是位音乐发烧友,同时还是位资深音乐家,不仅自己喜欢音乐,还很好学。这么做,第一是让自己学得更深更透,第二是鼓励别人一起进步。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若论学习古代文化,我和别人差不多吧。但说到能够身体力行君子之道,我还有很多没有做到的地方啊。
莫:通谟,计谋、策略,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臣下为君主就国家大事进行谋划称之曰谟。
文莫:文章谋略。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和仁人,那我可不敢当。我只不过是求学问道不曾厌烦,教育别人不知疲倦,不过如此而已。公西华说:您这一点,正是我们所做不到的。
虽然孔子一再给自己去圣祛魅,但在他身后,孔门弟子们却一步步把他推上神坛,成了“至圣先师”,不过还好,虽说孔子塑像栉风沐雨,好歹还能接受后代读书人的万世景仰,而老子则硬是被所谓道家鼓捣成了神仙关进了庙里,被逼着满足人们各种世俗的愿望,如果老子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ěi》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说,向神灵祈祷一下吧。孔子问:有这么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上写有:为你向天上地下的神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已祷告过很久了。
这段话中孔子跟子路说的意思是,我心里已经祈祷过了,言外之意是说子路和众弟子们不必安排正式的祈祷仪式了(这是众多解释中的一种)。
7.36 子曰:“奢则不孙(xùn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盛气凌人,省俭就显得寒酸简陋。与其盛气凌人,宁可寒酸简陋。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说:君子的心路宽广平坦,普通人的心理情绪总陷于患得患失的忧愁苦恼中。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既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却不觉得凶猛,恭敬而且安适。
出自《论语·述而篇》的成语
述而不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一隅三反)、用行舍藏、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临事而惧、求仁得仁、乐在其中、发愤忘食、生而知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