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其实我对于家风这一词,自觉理解仍不够清晰明澈,我的家庭不是什么士子之家,数代为农,间或有几个手工业,故只能称之为布衣之家,家里的知识分子是很少的,不曾听说,有什么家训什么的。且说从我开始明白事理的日子起,到如今,在这逃去如飞的、匆匆的日子里,于我,记住更多的莫过于一些长辈的话吧。这些话因时空的交错,在我的脑海里显得有点纷乱,难以整理,一时之间叫我备诉,却是件难事,我且挑几句,自觉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话说说。
其实硬要我把这些话条文化,我觉得倒也没那个必要,我自小都在外公,外婆跟前,影响我最深的人,莫过于我的外公,他在不经意间与我说的话或是他的处事风格,待人接物方面,总也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外公有个习惯,每次他去菜市买菜,回来时总爱说他,如何把马铃薯砍到较低的价格,如何货比几家,才最终买到了一条挺好的鱼,诸如此类的话,在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总觉得外公絮絮叨叨的,这有啥好说的,最近几年,我发觉外公这买菜之间,却也蕴藏者一些有点意思的事,外公之所以每次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鱼,这些鱼都是那些熟知他的人乐意卖给他的,咦,为什么?外公是个手艺人,在我们那,他的裁缝手艺可说的上是名噪一时,早在九十年代初,周围十里八乡的,都有前来外公家拜师学艺的,外公可以说是学徒遍乡野,再加上外公也算是个热心肠的人,村里的谁家有个困难问题,请外公去帮忙解决下,外公也总能热心相助,这买菜也就是说,还是要看人品咯,于是这让我想起了及时雨宋公明哥哥,走哪,各路豪杰都认识,也都想结交。声誉,总能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帮助你。我且如此这么说吧。
说到外公爱帮助村里人解决问题,这让我又不得不说一件事,记得一次我与外公说到我的爷爷在老家易被人欺负,因我的爷爷没有兄弟,独有个妹妹,可又远嫁他地,遂在村里显得形单影只,孤立无援,所以爷爷总爱调人家的皮,比如在乡间,大中午的将本该留入人家田里的水,强行导向自己的田中,使人家田里的庄稼受旱,之后人家肯定来脾气,免不了一些争执,爷爷家里人少,所以最后,当然是他吃亏,我这把爷爷不太友好的行为,却以他只是兄弟一人的原因的话刚说,外公马上就对我强言令色道,你看你外公在村里不是有兄弟四人,也没曾欺负过他人,什么家里人多就可以欺负人家,家里人少就必须调人家的皮,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总的来说做人还是要厚道, 生活里就不会平添许多纷争。当然咯,外公的话肯定说的没这么官方,大致意思是这样。对,做人要厚道。
现如今,外公的年岁已是七十古稀了,不过外公精神却是很矍铄,这得益于外公清晨与傍晚,都于周边行四五里路有关,不过我这几次回去的时候,发现外公的鬓角处,又生出了些华发,外公的动作也迟缓了些,外公关于他现在生活的心态,他常说他并不想活多大岁数,只希望在自己生活能够自理的前提下,多活几年,不想最后生活都不能自理拖累子女,每每听到外公说这些,我的内心总随之生出些酸楚,不畅快。
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曾经的我们都有点叛逆,总觉得大人的话,不漂亮,聒噪。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对于他们说的话,也都能理解其深意,明白其盼望。总的来说吧,对于长者,还是多点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