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在简书谈写作专题,汇聚并活跃着这样一批人。
他们饱读诗书、博学多知、底蕴深厚、见解非凡,同时他们又见惯风云、处变不惊、低调内敛、甘于寂寞。
他们的文章读起来会让你觉得如饮美酒,能销百忧,喝时醇香四溢,喝完回味无穷。
他们的文章读起来会让你觉得如听惊雷、银瓶炸裂,听得惊心动魄,听完茅塞顿开。
本期周刊主题:酒香不怕巷子深,于无声处听惊雷,且让小编来为大家献上这一盏盏清醇美酒,一道道无声惊雷。
学术界一直认为巫文化是楚文化一个重要方面,是楚国精神文化中的主导文化。探究楚文化的源流,我们发现,原来郧阳是楚文化的启蒙之地,启蒙了楚人锅碗瓢盆,也启蒙了大楚的莺歌燕舞,楚辞的高蹈出世与郧风血缘密不可分。当然,得感谢屈原这位伟大的天才诗人走进郧阳,是他吃了郧阳巫风的草,挤出了一花独放的楚辞的奶,让不登庙堂的巫风成为神圣的颂歌,从形而下走到形而上,登上中华文明精神的殿堂,给普世以心灵的至高愉悦。
编者按:这是一杯穿越了千年的酒,这杯酒里蕴含着浓浓的诗意的熏陶,文化的启迪。喝完这杯酒,仿佛一醉两千年,梦里穿越去了春秋时期的郧阳,唱着屈原的诗歌,和一群带着獠牙面具、手持山桃手杖的神巫萨满,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祈祷上苍,安顿亡灵。
1954年,那个月亮被薄雾笼罩的夜晚。地球人都在为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欢呼雀跃时,老海及其冷静地站在桌前,依旧是金鸡独立的站姿并且伴随着饥饿,眼睛深处蕴含着激情和痛楚,写下了他的获奖感言:“严肃文学是一项孤独的活动。作家在公众的关注中成长,如果他放弃了孤独,作品就会流于平庸。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每天面对永恒,或者永恒地缺场。”
编者按:这是一瓶封存了百年的朗姆酒,它随着摩根船长的那艘大船,在大西洋上漂流了半个世纪,又独自漂流到了彼岸,晓吾君捡起了它,打开了它,我们才得以共享芬芳。
几个月前曾在访谈里听白先勇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张爱玲身上能找到中国文学的连续性,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线上,没准儿她才算正统呢。”白先生的原句我记不太清楚了,不过意思大抵如此。经历过先前的探索,我下半年的阅读开始有意识地向中国文学回归。因为我越来越好奇,中国文学传统的本质是何种样貌?以及在过去时代中,我们的民族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尤其,联想到一百年前中国社会那个极其动荡的状态,文艺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就更显趣味性,绝对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母题。
编者按:这是一杯装在精致的高脚杯里的红酒,握着杯子的是一只手指纤长,皮肤白皙的手。这只高脚杯随着这只手在大上海的十里洋场里沉浮,在太平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流浪。每当女主人炽热的红唇吻上了酒杯,一口呷尽了里面的红色液体。然后就会创作出一段段凄美温婉的爱情故事。
世人都以为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美若天仙、美貌不可方物,作者也因独创出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人,而居功至伟!
我却独以为,作者万分残忍的弄残了、虐死了林黛玉,罪大恶极、心理变态。
就像龚自珍《病梅馆记》里所说的那样,“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些文人画士非要将梅花弄得病态一些,否则就觉得不可爱。
作者也非要将林黛玉,整地要死不活的,从精神和肉体上,完虐这个虚幻出来的美人,让美人香消玉殒、抱恨终天,也让读者留下千古遗憾!
编者按:这是一锅麻辣烫,噢不,应该说酒的是吧?那就是一杯鸡尾酒,鸡尾酒没什么特别,特别的是它的装具。它的杯子是一个多彩的六棱杯,里面的酒透过杯子的不同方向折射出来不同的颜色,很是奇妙。
5.盆小猪《一首诗道不尽“我爱你”Ⅰ碎片化写作时代的词话6》系列
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的爱,并不是简单的“含蓄”与“婉约”的审美趣味,而是一种真实的“魔咒”。这一章,我们聊聊符号学论阈里的“咒语诗”与诗的“咒语”属性。
我做着爱你的事,却不知道原来心里是爱你的。我说着爱你,却不知该怎样来爱你。你离开时,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爱,你回来时,我仍不懂面对爱着的你,该如何去爱。
该怎样用一首诗,向你说“我爱你”?
编者按:“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诚如诗云,盆小猪老师的这系列写到第6篇了,一直很喜欢。这一系列对文字、文学、文化的一次次深度解读和剖析,对我来说不啻于一道道响彻在脑海里的无声惊雷,雷声之后,必然是雨润大地的滋养。
一般来说,你看几篇文章就能够动手写出的那些“味道”都不叫什么风格。风格是长期养成的,绝无例外。你看了几篇鸡汤就学会的那些励志煽情,看了几篇咪蒙就学会的机智搞笑,看了几首三行诗就学会的简单扼要,那都不是风格,而是作风。
所谓作风,就是一种不能自制,无法“生长”的写作模式。它不完全来自于模仿,也可能是“一时兴起”。比如突然有一段时间倒了大霉,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悲剧,于是来了情绪,一挥而就几千字苦情文,放在网上,看哭了10万+读者。但这事儿跟风格无关。
编者按:“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我眼里的图教授就是一个心藏凌云志,身负大鹏翅的大侠,图大侠有两把刀,一把叫绣冬,一把叫春雷。他轻易不出刀,出刀就见血。
7.叶老巫《【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你怎样看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地方文化属性?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几部作品或一群作家,只要能入你的眼,都可以拿来神侃一番。或调侃,或吐槽,或颂扬。你来参与,我都期待
编者按:“雷声初散天成霁,雨改青山颜色翠。”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接地气,实际上高大上的话题,从回复数量看就知道,这回难倒了我们谈写作的吃瓜群众了。什么?我说大话?不妨来试试呀!
8.掏心窝子《美食&谈写作征文‖对美食的留恋藏着对写作的态度》
这炮制干馍的过程,何尝又不是我们写作的过程?
制作干馍,要往面粉里加水、加调料,要经过揉、擀、切、捏、烤等工序,最后才能成为馍。
写文章,先要有想法,立主题,列提纲,再整理素材、经过滤、取舍,充实到纲要架构里,然后反复调整、推敲、排版,最终变成一篇文章。
美食与写文,都是慢工出细活,是艰辛的劳动。在越来越快的节奏里,阅读和时间正被大幅碎去,更需要我们不急不燥,静心熬制。
编者按:本次谈写作专题&美食专题联合征文,受到大家的广泛的积极参与,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作品,在此推出较为优秀的一篇作为代表,以飨读者。PS:本文入选周刊并不说明文章就注定获奖,征文结果将于月底公布,敬请期待。
结语
本期共计筛选优秀文章6篇,社群话题活动1篇,优秀征文1篇,共计8篇,排名不分先后。
部分文章可能会被选入月刊,敬请关注。
写作的路上贵在坚持,愿我们永远相伴而行!「谈写作」专题见证你的写作历程,欢迎投稿本专题。
编辑&选稿:子风藤
期刊审核:驿路奇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谈写作」专题敬献。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