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安的众多经典里,始终觉得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是很“有味道”的,当然《卧虎藏龙》、《色戒》那种讲武侠谍战的“大”故事李安也讲的漂亮,但父亲三部曲只讲一个家庭,讲一个中国父亲,却也像一张摆满了各色美食的中国餐桌,看的人在屏幕前嚼一嚼,总能砸吧出酸甜苦辣,些许滋味。
让我产生“有味道”这种感觉的原因大概是三部曲里有很多“餐桌”的戏。在李安的电影里,餐桌饮食似乎代表了一种仪式,家庭的仪式,文化的仪式。“民以食为天”,在中国的家庭里,吃饭可是一件大事,李安要拍好一个中国家庭,自然绕不开那张“餐桌”。当然,一张餐桌上又不仅仅是食物那么简单,李安讲家庭和父亲,其实是在讲矛盾和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儒家价值观和西方个人主义的冲突,讲这些矛盾和冲突如何“扰乱”一个表面和平的家,所以李安的那张中国餐桌上,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美食,而是文化,是矛盾和冲突。
(一)
在《饮食男女》里,餐桌是维系家庭的仪式。曾将的大厨老朱为了维系和几个女儿的情感,定期做一顿丰盛的大餐将大家聚在一起,几场餐桌吃饭的戏都有一种家庭的仪式化感觉。正如这部片子的名字一样,整部电影其实就讲了两件事,饮食、和男女。关于吃,几场老父亲做饭和餐桌吃饭的戏表现的很多,尤其开篇一段堪称李安版“舌尖上的中国”,让屏幕外的我每次看都口水直流,感叹着家里有个一级大厨简直是莫大的幸福。但几场餐桌吃饭的戏,屏幕里的主角们却吃得不怎么开心,一副食之无味的样子,因为几个女儿和老爸都各自有各自的心事,每个人都被“男女”之事困扰和牵扯着,个人的欲望与情感将他们拉扯,每个人都渴望着从这个“家”里逃离却又有所顾忌和羁绊,餐桌上摆的是“饮食”,餐桌下不能说的是“男女”,表面上和平的家庭餐桌之外暗流汹涌,潜藏的矛盾和张力仿佛下一秒就要将这个家撕碎。
李安的餐桌在这里是家庭矛盾的集中表现场所,通过这个最普通不过的家庭仪式,旁人一眼就能窥见这个家的矛盾和问题。“男女”之欲的牵扯让这个家的餐桌虽有山珍海味,却只能食之无味。最后一场全片最精彩的全家餐桌戏,老朱终于向所有人也向观众交代了自己压抑了许久的那个关于男女的“大秘密”,于是“男女”和“饮食”这两件事终于被光明正大地摆到了餐桌上,也让矛盾和冲突集中爆发,让屏幕外的观众恍然大悟的同时忍俊不禁。
记得一本书里看到:“《饮食男女》的片头字幕中“饮食”二字用的宋明体的印刷体,李安说这代表文明,而“男女”二字就写小篆,扭扭曲曲的象形字,好像欲火在那边烧烤一样。“饮食男女”四个字代表的就是人生的意思,“饮食”已经很进化,而“男女”却很尴尬。” 所以尴尬的男女自然上不了台面,也无法启齿,他让压抑的厨师老朱失去了味觉。
故事的结尾空荡荡的家看似已经散了,可老朱却终于找回了失去的味觉。正如老朱在片子说的那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
(二)
《喜宴》里的餐桌戏也很有意思,“喜宴”本身就是一场婚礼上的饭局,整部片也是围绕这样一场虚假的热闹的宴席展开,由于与传统的婚礼习俗相联系,这场“宴”也就更加多了一些仪式化和传统的中国文化的色彩。在美国的同性恋儿子为了满足父母希望他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愿望,不得已找了一个女性朋友领证假结婚,又不得已为了满足父母的面子办了一场传统的中国式“喜宴”。喜宴上各种奇怪的花样百出的让人尴尬的传统习俗,吵吵嚷嚷的打了鸡血般起哄的亲朋好友,还有吃到一半才发现吃错了人家的淡定宾客,李安把一场中国式的婚宴拍的生动有趣,估计每个参加过类似婚礼的人都体会过。最有的意思是李安在里面打了个酱油,对着不理解这场面的外国客人说了一句,“你正见识到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 虽说一语道破,却有点说白了就不好玩了突兀感,但好在李安萌萌的也就原谅了他。
在中国有时候吃饭更多的是一种仪式,婚礼要吃饭、葬礼要吃饭、过生日要吃饭、官场上要吃饭、生孩子要吃饭、孩子满月了要吃饭、孩子考上大学了也要吃饭……就像在片里的父母眼里,拿个结婚证不叫结婚,总要风风光光的吃个饭大宴宾客才算结了婚。《喜宴》里的这场宴把传统的儒家传宗接代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更加表现了与同性恋儿子所代表的现代主义个人观念之间的巨大的矛盾与冲突。这场闹哄哄的喜宴也就带了那么一点无法调和又无法圆满的悲凉闹剧般的味道。
(三)
相比于前面两部,《推手》里面的餐桌戏份要少的很多,毕竟那两部的剧情多少和吃有着直接的联系。不过在这部集中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电影里,还是能找到很多有关餐桌的细节,譬如中国老父亲、外国媳妇和中国儿子在同一个桌上吃饭时,不同的食物、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观念,在一张餐桌上就直接显现了文化的冲突,而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传统儒家孝道和个人家庭生活之间的儿子,显然只剩下崩溃抓狂的份。后来在父亲走失的导火线下,儿子终于完全崩溃,他气急败坏地掀翻了那张他们吃饭的桌子,砸碎了一堆碗和盘子。餐桌被掀翻,意味着“家”的崩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像两个拔河的人,在来来回回的撕扯中,终于在某一个点、把原本就脆弱维系着的“家”给一下子扯断了。
餐桌上体现不同的文化冲突让我想起了之前一部法国喜剧片《岳父岳母真难当》,一个法国旧式传统资产阶级家庭中有四个女儿。三个女儿却分别找了阿拉伯、犹太、中国丈夫……于是每次家庭聚餐都成了一个巨大争吵闹剧,笑话不断。所以坐在一起吃饭其实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要说文化不同、就算是相同的一家人,也往往吃不到一起去,硬生生把一顿好饭吃没了滋味,有时候想想过年时和不熟的亲戚朋友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尴尬就明白了。
看了李安之后,琢磨琢磨,发现一张餐桌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地方,饮食、文化、家庭、矛盾和冲突,全都在那张桌子上了。其实一张餐桌就是一个家、一种文化,李安电影里的那张中国餐桌,是不是也就是他所理解的中国的家、中国的文化、以及那个古老的传统的家所要面对的,所有的矛盾与挑战。
当然在吃货眼里,餐桌上看到的,永远都是,好!吃!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