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烂俗的话,关于好小说的评判有两种,一种是你恨不得一气呵成读完,一种是你舍不得那么快看完结局,这本被东野粉誉为巅峰之作的白夜行算前者。东野在这本小说里最令人惊叹的功力是,它的高潮能够hold到小说的最后一行字,“她一次都没有回头”,哪怕是故事全貌也只有看到最后十几页才能勉强把所有线索拼凑齐。
小说第一章以当铺命案的推理格局开头,把可能是凶手的嫌疑人一一推出场,然后逐步铺开多个故事,时间跨度有十九年。多个故事并行的叙事格局,似乎是东野驾轻就熟的套路。每个故事根据需要会引入新的角色以及老角色重新出场,每个故事都是为了抽出一根可能引出某个真相的线索,同时也在自我推翻中留有悬念。故事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度强化了整部小说画面的紧凑感,不会让人有断层的感觉,尤其在同步展开的每个故事也没有及时揭开谜底的情况下。
白夜行在很多元素上能够不断让你猜,来保证你有一气呵成的阅读欲望。
一是主角,除了女主角是条明线,基本看到第二、第三章就能明显感觉她占用的篇幅比较多,而男主角是条暗线,至少要看到中段才可能感觉到。小说前半部基本把各个人物的篇幅分配得很均匀,尽可能把指向真相的线索发散,引向不同的人,不会浓墨重彩地定格在一个角色上。
二是封面,到了第八章也就是接近中段才交待,很擅长手工剪纸的男主角剪了一对手牵手的男女,男的带着帽子,女的系着大蝴蝶结,送给了一直在电脑铺帮他做事的即将结婚的店员。这个时候才想到原来小说封面就是这个剪纸,但瞬间更想不明白,为什么画风是爱情故事的封面,剧情推进到中段依然没有感觉到。
三是男女主角的交集**,到了后面两章,引出了男女主角十九年来一直相互依存前行的暗示。你知道所有事情都跟他们有关联,然后拼了命地读下去,希望找到他俩见面、对话的交待,可惜读到最后一页都没有。这是整部小说处理得最高明的地方,男女主角的成长经历和感情是在一直追踪当铺命案的老警察的推断中托出来的。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的叙述,始终是隔着一层纱的,没有任何正面描述。我是看了好几篇网友书评,找到前面章节埋伏的几个细节让人确信这段交集。明确交待的只有一个细节:女主角做了绣着R&K的手艺布袋,后文交待男主角也有一个相同的布袋。另一个细节是,男主角跟他同居女友做爱的时候无意中说的一句话,你的手好小,然后女友猜想,他一定是有过对比才这么说。这个就是个很隐晦的细节了。
所以白夜行里关于男女主角那段感情,给了读者很大的解读空间。尤其最后一个画面,男主角为了保存这么多年的秘密,最终从女主角开的时装店二楼跳下来,用他随身带着的从小剪纸的剪刀插进胸口。当时,那个老警察问女主角,这是谁?女主角像木偶般面无表情回答,我不认识,雇佣临时工的事情一直都是由店长负责。然后,她走上了通往二楼的电梯,她一次都没有回头。有的会解读为女主角对男主角只是一种利用的目的,没有爱过,有一个解读我更认同:以女主角那么练达得体的举止,这般场景下她应该表演得对哪怕不认识的受害者有种节制的怜悯,而她刻意控制住悲恸展现出的冷漠已经是很失控的反应。从今往后,她要独自一人背负着这十九年的秘密,继续在黑暗里前行。那个背影能够营造一种对命运的绝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