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游戏,边成长:让电子游戏为孩子助力》这本书里,作者将游戏时间管理比喻成“搭台唱戏”,家长搭台,孩子唱戏,如何搭台,他给出了几个建议:
第一,停止碎片化游戏。
这有点反常识,我们竟然需要为孩子玩游戏留出大块的时间?
是的,玩游戏就像吃零食一样,碎片化的时间容易产生“玩得并不久”的错觉,但实际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另外,如果孩子总是玩得不尽兴,实际上是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与其如此,不如留出专门游戏时间。
可以规定,周一到周五,每天有20-30分钟游戏时间,周末每天有两次。有相对确定的游戏时间,作者还建议,要有固定的设备,比如,只能在家里的电脑上玩,或只能在爸爸的手机上玩,其他的设备上一概不装游戏。
第二,结合孩子的年龄做游戏时间管理。
大孩子可以设置闹钟提醒,年幼的孩子可以用沙漏等作为计时提醒的工具。
第三,结合游戏的形式,人性化地管理。
这一点在之前提过,比如,线上竞技游戏以“局”为单位;赛车游戏以“圈”为单位;针对平台游戏以“关”为单位;建造游戏以完成某个特定任务为单位。
第四,和孩子聊一聊,他玩游戏的目的,再来规定时间。
“如果孩子在游戏中有需要每天完成的固定任务,我们就把时长设置到足够他完成每日任务;如果孩子是想和同学在晚上一起玩,我们也可以安排时间来让他能够玩得尽兴,又不至于耽误时间;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想用游戏来纾解情绪,我们就安排一段足够让他从学习压力中缓解的游戏时间;如果孩子想在游戏中和爸爸度过亲子时光,我们就要把自己晚上的相应时间也安排出来。”
第五,采用一套能迭代递进的时间管理方法。
时间管理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所以要不断地迭代递进,和孩子讨论、调整,最终时间科学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