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王涛博士写的《失传的营养学》一书中,讲到了“亚健康”一词。他的解释颠覆了我对“亚健康”词面理解的认知。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亚健康。
我们看到:一些人疲劳、乏力被说成亚健康;一些人头晕、失眠被说成亚健康;一些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被说成亚健康;一些人浑身上下都不舒服,但找不出哪里有问题,也被说成亚健康。
所谓的“亚健康”这种模糊的叫法严重妨碍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它告诉我们“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王涛博士形容我们人的一生有两种状态,一个院内状态,一个院外状态,即医院内状态和医院外状态,您要么是在医院里住着,要么是在医院外住着。他阐述了从健康的角度讲,人总在健康和疾病这两种状态之间徘徊,这一辈子永远走在去医院的路上。
亚健康到底意味着什么?
王涛博士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冠心病大家应该听说过,什么是冠心病呢?就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堵塞了,当堵到70%左右时,您就不舒服了,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你就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你的冠状动脉堵了70%左右了,就给你诊断冠心病。医生写“冠心病”这三个字时,您的冠状动脉血管一下子就堵到了70%吗?显然不是,堵到70%,是经过您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实现。
可能在你孩提时血管就堵了,当血管堵到40%时您有感觉吗?可能平时什么感觉都没有,但血管堵到40%你有没有病?一定是有病的,在这一阶段,虽然有病,但您没什么感觉。血管没堵时您就是100%健康,而当堵到70%时,您就有感觉有症状了,到这时才给您诊断冠心病,而从血管一点都没堵到堵到70%的程度之间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亚健康”。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亚健康”的叫法不准确,准确地叫法应该把“亚健康”改称为“疾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说“亚健康”时,您不是没有病,而是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或叫“疾病的非临床阶段”,您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但您已经有病了。而我们去医院检查得出来你有病了,其实已经是疾病的晚期了。
亚健康的本质其实是消耗储备的过程。
我们的身体就有这样的储备机制,王涛博士举例:我们看换肾的人,只换一个肾也能活的很好,为什么要长两个肾,这就是储备。运动员所做的就是挖掘储备、挑战自己的储备极限的过程。
亚健康的实质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有病没感觉的阶段。只有正真认识了亚健康的本质,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会懂得随时随地关注和维护自己健康是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