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小伙伴们一起重新复习三年前在得到上购买的一门大课,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
时隔三年,旧课新听,因为经历了三年的成长经历和职业发展变迁,对这些曾经模模糊糊的思维模型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参悟。如果说三年前学习这门课是出于好奇和探索欲,那么今天再次学习这门课程更多的检验和深度实践。
从最初的“知道”到如今,已是走在“做到”的路上。
今天重温的内容有两条,第一条是【未来职业的三种人】,第二条是【自由职业者的真相-自由职业态】
今天的文章想对第二条内容做一个深度思考和知识解析。
先来完成三个思考题吧,你可以和我一起想想看哦
1、你羡慕自由职业者吗?最羡慕他们的哪些特质?
我羡慕自由职业者,羡慕他们可以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的能力。
羡慕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自由的选择把个人的价值最大化,能够实现多平台多企业的价值共创,不需要依附某一个铁饭碗和机构,实现跨界整合;
当然最羡慕的特质是他们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在【未来职业的三种人】这一讲中介绍了未来职业的三种角色分别为「媒体人」「运营人」「产品人」,我想一个自由职业者绝对不是意味着空间自由、时间自由,更意味着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这三个角色都需要被自由职业者使用。
2、你距离自由职业态的能力要求,还差多远?
常常被很多人问起我到底是不是个自由职业者,或者好奇我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朋友圈里我从来不发和工作相关的内容,不打公司的坐标,不对外宣称我在公司的title,更是鲜少发表互联网人常有的加班动态。多的是:自己的业余技能的分享、生活方式的分享、做资讯整合、时间管理、社群运营、打磨自己的个人IP等等
关于自由职业态的三个能力:产品能力、营销能力、运营能力,我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七十,目前所欠缺的是运营能力。不太会运营,财务管理能力和变现力还在狂奔的路上,法务能力则是需要恶补的空白区。
3.如果有一天你达到了自由职业态,你会考虑自由职业,还是进一步与企业更深程度合作?
从感性上来考虑,更希望自由职业,这是我的向往,以目前的能力来说,完全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对我来说的挑战不会太大,具备一定的自由职业态。
但是从理性上来说,更需要和企业深度合作。在职业发展的这五年,经历了几个规模不一的公司,深深的感受到公司作为一个平台所具备的资源力和体系化能力可以给个体带来更多稳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自由职业者可选择的空间也更自由,既然能力已经达到了可以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状态,不如借助企业的力量一起共创,成就组织,也是组织成就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