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村赞是深圳市布博卡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乡村”领域的产品,该产品在商业模式、产品功能上与“为村”高度一致,其产品形态、品牌slogan、甚至一些具体的页面都与“为村”十分相似,可见“村赞”对“为村”一直持续关注并保持“学习”。
据2020年5月8日村赞官网数据显示,村赞约120万用户,覆盖5634个村庄,也许数据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村赞与“为村”几近相同的形态,一方面说明行业垄断性局面没有形成,另一方面说明“为村”并未形成有效竞争壁垒。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村赞”可能包装的更好,它把为村的不同模块分别包装成了不同的产品卖给不同的客户,包括“基层党建”、“文明实践”、“融媒体中心”等。同时也整合了诸多本地资源、电商资源、互联网服务。
本文将简要介绍村赞平台的运营情况、产品功能以及优劣势。
2.1 企业简介
公司名称:深圳市布博卡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2年
企业简介:成立初衷是想做“汽车社区”,但目前已成功转型发展成三个业务方向,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智慧物流、互联网+乡村。
企业图谱:
在互联网+乡村方面,结合村赞官网的案例介绍可以发现,目前村赞主要两个大客户一个是甘肃省陇南市大数据局、一个是云南省大理市弥渡县。村赞通过渠道商与G端客户签署三方协议,与本地渠道、本地资源商成立公司联合运营项目。村赞主要提供技术服务,本地渠道“陇南市信通城市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则负责商务关系维护和项目运营。
(其他:通过图谱可知,其“智慧物流”业务线主要来源其投资方及股东“深圳市因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村赞slogan
下图均为村赞官网首页截图。
其“连接纽带”部分主题词全部来自于“为村”,除了 “连接智慧”。
2.3 村赞定位简述
村赞整体的定位也是基于“数字乡村发展纲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背景之下,看准了“乡村、乡镇”这两个政务领域缺少独立的信息化平台,因此主要针对乡镇、乡村做突破。
面对这样一个相对空白,缺少可参考对象的领域,村赞的整体战略比较明智,他们采用本地化、重度运营的方式,同时十分注意整合地方资源,一方面与地方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利用电商平台带来新的城市要素回流农村。对于商业模式尚不明确的业务来说,是十分科学的处理方式。
目前村赞的核心优势也在于地方资源的整合,整合地方资源能够很好的释放自身,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做新的投入,另一方面有大量精力扩展新市场,将项目运营中的琐碎事项交给属地企业。据个人调研,很多地方事业单位、行政单位都无力运营“政务微信号”、“微博”,很多地区的微信号数据还停留在2015年甚至更早,因此一些行政单位需要单独招标聘请编辑运营自己的对外三方平台。村赞很好的将“运营”这件麻烦事交给了最适合的人去做,这比独立运营或者自己培养“KOL”要容易得多。
当然村赞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产品形态和产品功能上与为村过于雷同,都是基于微信公众号做推广(为村后来有APP了),可以说完全复制为村的模式。商业模式上也与为村十分类似,支持区级、镇级、村级各级单位单独采购服务。因此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上,除了用低价打动客户,很难动摇为村的地位。
另外,虽然村赞表明上看起来产品强大,功能繁多,好像什么都能做,但很难发现平台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同时项目案例也十分欠缺,这反映出在战略部署上,村赞还没有十分清晰的思路,光靠融媒体或者信息公开是很难打动所有客户,毕竟运营公众号或者微博、抖音号都比这种方式要简单有效的多。
3.1 概述
价值主张
1、政策层面迎合“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发展纲要”等中央文件要求;
2、使用价值一方面为乡镇、区县大数据局、宣传部、组织部提供具体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承担甲方的“定制化服务”项目建设;(陇南市大数据定制化项目)
3、核心客户定位不准,当前已知的有大数据局、宣传部、组织部这几个部门,但并未发现其品牌、产品与各个客户之间的内在联系;
4、主要产品线包括信息公开平台、基层党建平台、乡村电子商务等方面。
目标客户
1、宣传上提出的是“各地政府和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企事业单位”;
2、实际目标客户应该的各地融媒体中心或大数据局;(因为其他方面无论是传统政务外包、智慧党建、电子商务等都有数不胜数的玩家)
客户关系
村赞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很难与所有的客户建立连接,目前是通过渠道合作的方式进行商务拓展,和地方渠道成立合资公司,由渠道控股或自己控股,重要商务资源掌握在渠道手中,同时也由渠道进行地方商务拓展和商务关系维护。
资源配置
通过官网方案介绍以及村赞产品分析,村赞只是“布博卡公司”的一条新业务线,他们的商业介绍、产品UI设计的拼凑性很强,这意味着开发团队是在并行多个项目,同时UI资源也是分布不均的,有些模块甚至没有UI参与。
另外市场拓展和相应的品宣都比较少,整条业务线还处于搭建的过程中,并未成型。
成本结构
目前看来主要是服务器硬件资源、研发技术人员成本、项目管理成本。
收入模型
1. 由甲方支付给“合资公司”的采购费用分成;
2.平台运营费用;
3.电商广告或者电商经营的分成;
3.2 本地化运营
商务运营
商务运营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由地方渠道负责商务推进,而村赞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最大的两个项目甘肃省陇南市、云南大理弥渡县均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说商务资源被三方掌握,同时利益空间相对较小,但可以很好的发挥各方优势。让项目运营、商务关系维护和拓展,都由本地企业承担,可以极大减轻项目管理和维护的压力。
内容运营
以村赞目前用户量最多的“陇南发布”为例,其公众号发文基本是日更1-3篇,“陇上江南”小程序涉及推荐、扶贫、专题、陇南、数据、报纸等上十个模块,基本上也是每天更新,同时数据爬虫较少,基本来源于陇南市下面的县、乡,这说明陇上江南已经有比较完善的运营体系。同时这些工作的承担者,不是村赞本身,而是陇南市信通城市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官网号称:5634个村庄,120万用户
2、陇南发布:120万村民,3287个村庄(这个数据超过了官网显示)
3、弥渡县:村庄89,认证村民20590
村赞仅在甘肃陇南一个地区有比较大的用户量,且数据存在明显“虚假”,据《2018年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陇南市常住人口263.43万,城镇人口89.57万。基于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再减去流动人口和高龄老人,没法使用智能手机的,120万认证村民实在是“极高”的数据。
toc产品形态: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
toG方面:Web端管理平台,数据大屏等;
因无法获得其管理后台账号,仅对“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进行分析。
5.1功能结构
村赞包括五大板块,资讯、生活、政务、视频、我的(我的家园)。
整个产品缺乏主线,拼凑感极强,而且交互十分混乱。虽然对其他平台进行了整合,但只是做了入口整合,并未形成“产品整合”,因此产品体验也很糟糕。
其核心功能与为村“村友圈”一样,只有信息发布,同时支持评论,仅此而已。只是对信息发布做了充分的分类,显得功能很多。
功能结构也十分缺乏层次感和逻辑感,即便用户知道有一项服务村赞能够提供,也很难在这个平台找到他所需要的功能。比如“微媒矩阵”,看到这个名字谁能知道里面是一堆公众号的入口。如果功能过多或者发布信息过多,“全局检索”、“智能推荐”是不可避免的。
5.2优势
1.整合了非常多的本地渠道(电视台、电台、动物园直播、便民服务、警务服务、司法服务等),可见其本地化运营和甲方配合度、重视程度都比较高;
2.作为一个“面子工程”项目,在宣传效果上十分到位;
3.做了许多资源整合入口,包括政务微信号入口、生活服务小程序入口,方便大家能在一个地方找到所有的政务资源,而不用通过微信去一个个检索;(但缺点也很明显,我没法回到刚才的页面,并且只能通过识别二维码的方式进入新的公众号)
4.产品可复制性强,生产成本低,大部分内容都是外链,那么只需要一个配置功能,就能配置新的小程序或者公众号,从而外链到三方平台;同时,新的功能板块或者发布分类,也很容易通过配置的方式实现。
5.运营方面,数据更新比较及时,内容基本上能够提供本地新闻,“内容生产”对本地居民有一定的可读性。
5.3劣势
1.产品逻辑缺失,拼凑感太强,用户根本不知道应该去哪个模块找哪个功能;
2.因为本身缺乏核心功能,但外链的平台有一些还比较有效,因此可能存在用户外流的情况,用户一旦被引流走,不会再回来了;
3.交互太差,大部分的页面像是没有UI设计,只有前端工程师自行定义字体和排版,页面跳转逻辑都存在很多混乱,十分难用;
4.缺乏核心业务,整个平台除了“发布功能”以外,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业务可开展,比如在线会议、数据采集等等。
5.留言评论没有“审核功能”,甚至缺乏敏感词校验,这只能证明平台的用户量是极少的。
6. 总结&分析
村赞这样一款比较“混乱”的产品,都能在陇南乃至其他地区获取百万级用户,证明整个市场十分不成熟,也反映出产品的好坏并不能起决定性重要,运营和商务也十分关键。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政府的需求是不明确的,政府的多部门协作是困难的,因为整个平台的并未体现出有实际业务流程的应用,而且内容运营都是企业在做。这说明服务提供方并未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由于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才会导致整个产品显得混乱。
甲乙双方都处于一个“探索期”,因此深度合作有益于双方深度理解,甲方可以了解乙方的技术优势、服务能力,乙方通过接触甲方而深入理解需求,深挖痛点,才可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是“为村”,那么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需要重点向村赞学习:
1、与本地渠道合作,由渠道负责商务拓展及后期项目运营;
2、整合“地方资源”及各类信息平台,但是要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完整性;
3、包装上面需要更加接地气,“为村”目前有点过于高大上,很多地方应该是看不懂这个平台能干嘛,至少向领导汇报,“为村”不太能提供可以借鉴的“话语”。
4、内容运营上不能光依靠现有的党员、村干部、“为村发布”,需要更多的本地渠道作为“U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