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935、ID936、ID937、ID938、ID939《世说新语》人物定位分布: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

       3何晏、邓飏、夏侯玄并求傅嘏交①,而嘏终不许②。诸人乃因荀粲说合之③,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④,虚心于子⑤,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隙⑥。二贤若穆,则国之休⑦。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⑧,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⑨。何晏、邓飏有为而躁,博而寡要⑩,外好利而内无关籥⑪,贵同恶异⑫,多言而妒前⑬;多言多衅⑭,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祸⑮,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


译文:

       何晏、邓飏、夏侯玄都要求和傅嘏交往,而傅嘏始终不答应。这几个人就托荀粲前去为他们说合,荀粲对傅嘏说:“夏侯太初是当代的杰出人士,对于您,他心中没有任何成见,可您却认为不能结交。合和则会成为朋友,不合就会招致怨恨。二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那是国家之大幸。这就是蔺相如宁愿居于廉颇之下的道理。”傅嘏说:“夏侯太初志大量小、心力劳瘁,只能够应合各种虚名,其实却是所谓能言善辩倾覆国家的人。何晏、邓飏有作为而热中功名仕宦,学识广博而不精专;为人喜好赢利,对己毫不检点约束;重视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厌恶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好多言多语,而嫉妒比自己强的人;话说得多,就多事端,嫉妒强者就没有与之亲近的人。以我看,这三位贤者全是败坏德行的人罢了,疏远他们还怕躲不开灾祸,难道可以亲近他们吗?”后来这三个人的下场,果然如他所言。


注释:

①何晏:字平叔,三国魏人。妻魏公主,少有才名。好老庄,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崇尚清谈,开魏晋风气。    夏侯玄:字太初,三国魏人。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州军事。曹爽被诛,玄废黜。后与李丰等谋杀大将军司马师,事泄被杀。    傅嘏:字兰硕,三国魏人。善言义理,好论才性。与何晏等不协,历官河南尹、尚书。

②许:答应。

③荀粲:字奉倩,颍川人。魏太尉荀彧子,善言玄理,知名于时。

④一时:当代。    杰士:俊杰之士,杰出的人。

⑤虚心:心无成见,不自满。

⑥合:合和、和睦、和谐。    好成:结下情谊,成为朋友。

⑦穆:通“睦”。和睦。    休:善,吉。

⑧"志大心劳”二句:《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注引《傅子》:“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心劳,内心劳苦。言志向大于才量,难免力不从心,故心必劳苦。

⑨利口覆国:能言善辩,颠覆国家。《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覆,倾败。

⑩有为而躁:有作为而心浮气躁。躁,指气躁,热中功名仕宦。    博而寡要:广博而不精专。

⑪关籥:门闩之类横持门户之木,引申为检点、约束。

⑫贵同恶异:重视与自己意见相同者,厌恶与自己意见不同者。

⑬前:指居于前者,比自己强的人。

⑭衅:事端。

⑮罹祸:遭遇灾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