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马克思说过,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乾隆皇帝即位的时候,正好是清朝立国80年左右的时候,经过他爷爷和他爹几十年的耕耘,终于到了乾隆的时候有了收获。
仗着祖上传下来的江山。乾隆皇帝没事的时候估计心里就哼哼一首歌,就是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乾隆写诗据说有十万多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剩四万多首。为了去远方,动不动就去五台山和江南转一转。给后世的小说家留下大量爬格子的素材。他老人家一家子养活了当今的很多影视剧公司,也算是泽被后世吧。
但元代文人张养浩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诗和远方是统治者的特权,真正的老百姓,过的还是苦日子。乾隆在位的时代,基本上可以用两件事情概括,一是吃不饱肚子,二是战争贯穿其当政整个时期。
据估计,明朝之前的中国人口(很大一定程度上是指中原人后)在一亿左右徘徊。后继的清朝除了继承了明朝的疆域外,还彻底征服了内外蒙古,西藏,控制了新疆。加上祖传的东北,清朝的疆域大大扩充了。但悲剧的时,清朝的可耕地,可没增加多少。而人口,到了乾隆年间,已经达到了三亿。原来一家人的地,现在要养活三家人。吃不饱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这里我准备夹带点私货。我是个东北人,东北人过年有一个年俗,就是包豆包。这是类似江南的青团的一种黏黏的,内里包着豆沙馅的食物。不过青团是绿色的。而豆包通常是白色或者黄色的。白色的外皮用的是纯江米。而黄色的里面则是江米里面掺杂一点玉米粉。江米是我们那边对于糯米的叫法。糯米为什么叫江米呢?这就和清朝普遍吃不饱肚子的问题有关。
元、明、清三朝都定都在北京,而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人都是要吃饭的,而北方恰恰是人口密集。华北在那个年代,只能种植一季作物。所以就要通过京杭运河将江淮一代的稻米运到北方来补充粮食的不足。京杭运河运来的各种大米,就被称作江(特指京杭运河)米。那时候的大米交易集散地后来就被叫做“江米巷”。到了清末,则被改称交民巷。就是那个后来成为各国使馆的地方。后来北京的八旗子弟部分被迁回东北,也就把江米这种说法带了过去。
言归正传。人口之所以从一亿迅速变成了三亿。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治者的仁政。清朝在康熙雍正年间陆续下达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及“摊丁入亩”的政策。这是两千多年来农民的一大解放。从此不再担心人头税了。以前不敢生孩子,因为生孩子要交税。所以要么不生,要么瞒报。人头税的降低,导致隐匿人口的大规模增加。通俗一点讲就是以前是黑户,现在敢上户口了。
第二是疆域的扩大,新的人口的涌入。明朝是无法统计边疆少数民族人口的。但清朝则对这里实行了有效的统治。所以人口的增加,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最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新大陆物种的引入。
《西游记》五庄观那一回,孙悟空在偷人参果的时候,看见镇元子有一个菜园子。是这样描写的: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褷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珣,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以茄子为代表的“地三仙”辣椒、土豆、西红柿、玉米、花生等等植物,都是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中后期人。可见航海大发现以来,所谓的哥伦布大交换,已经扩展到了东方的角落。这些高产作物的种植,为人口的大量增长提供了可能。
当然了,最后一种原因就是随着传教士的流入,西方医学也跟着流传进来。这也是人口健康因素提升的一个原因。有一本书叫做《明季传入之西洋医学》专门讲述这段历史。对医学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以上的原因就是清朝人口爆炸的几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