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旭辉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张掖的居民主要是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月氏就是吐火罗人,月氏是汉人的叫法,月氏在西方被称为吐火罗人,祁连、焉支、敦煌等地名均为吐火罗语的汉语译音。匈奴占据张掖后,在张掖筑有觻得城,并占据水草丰美的焉支山(也叫胭脂山)悠闲地生活着。这一阶段的张掖民歌就是游牧民族的民歌表达形式,尤其是以匈奴民族的民歌为代表。当时,河西及张掖一带匈奴民族的民歌已经相当丰富,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又无记载,绝大多数已失传,唯一一首最有名的就是匈奴兵败汉武帝时期,被迫离开张掖时的民歌流传了下来:“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是匈奴被西汉名将霍去病逐出河西、痛失家园的一段悲歌和绝唱。当然,这一时期的各民族的民歌有很多,但因民歌口口相传的特点,一部分已经逐步消失,还有一部分一定印记在了民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自西汉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以后,河西走廊的经济和生活方式逐步由农耕文明所渗透和取代,历经汉、晋、北魏、隋、唐、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代,有时战火纷飞,有时偏安一隅;有时汉人统治,有时少数民族占据;有时生灵涂炭,有时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的张掖民歌更多地反映出的是农耕文明的特点,反映出的是老百姓立足家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作、生活的喜怒哀乐和日常生活景象,民歌的内容,更多地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生活情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生活中的苦难以及顺天意、认宿命的心境等等。比如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有《五月花花开》《情哥快回来》《黄姑娘》《五哥放羊》等;反映日常生活景象的有《买水饺》《纺棉布》《小姐儿逛 街》等;反映风土民情的民歌有《赶骆驼》《六月里的花》《珍珠倒卷帘》等;反映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的有《老鼠告状》、《莺鸽吊孝》等;反映老百姓生活的艰辛的有《熬长工》《打桩 墙》《小放牛》等。这些民歌曲调易学,朗朗上口,歌词民间口语,通俗易懂,词曲地方性很强,很是贴切,十分生动。比如张掖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家养的一对牛,长的个门楼角,套上了么犁地,又把那角窝折,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养的一群羊,驹驴比绵羊多,赶在那半山腰,狼把那羊扯下,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盖了三间房,麻杆子担的个梁,麻雀来踩蛋,又把那梁踩折,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歌词很长,只是截取一部分)唱遍了张掖老百姓生产生活、耕种放牧、娶妻养子、生老病死各个方面的苦难和艰辛,生动地反映出了几千年来张 掖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除此之外,张掖民歌的范畴和种类还很多,包括含有教化意味的、以说唱相结合的河西宝卷,包括以踩高跷、扭秧歌为表现形式的、以张掖小曲为主要说唱方式的对唱,还包括民间婚丧嫁娶时, 以固定曲调的说白、说唱和哭唱等,同样是曲调宛转悠扬,感人至深。当然,张掖民歌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红西路军来到张掖时,流传的民歌就有《打马家军》《劝告马家兵》等,新中国成立后,翻身解放做主人的张掖人民也唱起了《翻身民歌》《共产党来了》等民歌。
张掖,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多民族聚集的交融性,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历朝历代交相更替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他地区民歌一样的共性,更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张掖民歌具有多民族民歌的兼容性
自春秋战国以来,张掖先是有月氏、乌孙、匈奴人在这儿放牧生活,汉武帝时期,河西四郡的建立,大批汉人迁徙而来,并带来了农耕文化,此后,吐蕃、回纥、鲜卑、蒙古等民族都相继统治过此区域,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融,民歌文化也不例外。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歌自然也有多民族的特点,如当地回族的花儿,所辖平山湖乡的蒙古族的敬酒歌、叙事长歌,还有裕固族独有的裕固民歌等,既有本民族自身的特点,也有其他民族的民歌元素包含其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张掖民歌具有不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在地理位置上,东北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面是青藏高原,东南面与内地相连,我国民歌的四大板块——蒙古民歌、维吾尔民歌、藏族民歌、回族民歌将其包裹其中,决定了张掖民歌的多样性走向,比如民歌《赶骆驼》就有维吾尔民歌的特点,民歌《五哥放羊》又有了蒙古族民歌的风味,民歌《小放牛》中的回族民歌的味道就比较浓厚,其所辖肃南裕固族民歌又更接近藏族民歌等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张掖民歌具有涵盖生产生活的广泛性
张掖自西汉以来一直以农耕方式为主,但畜牧业也相当发达,地理位置上处于汉人和少数民族居住的交接处,既有汉族人民歌文化的独立性,又深受各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生产生活 的各个方面,都很好地吸收和接纳了少数民族覆盖面广的特点,都有民歌的渗入和涵盖,比如教化中的河西宝卷,婚丧嫁娶中的“迎词”和“哭唱”,欢乐喜庆中的“斗摆”和“对唱”,还有娱乐猜拳时也有“唱拳”,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作者:柳旭辉(1971— ),女,汉族;河西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声乐》等课程的教学与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在《中国音乐学》《音乐创作》等权威及各类其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歌曲作品数十首;主持、参与省级研究课题6项,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省广电厅“电视文艺奖”、张掖市“社科成果奖”。】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