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是写给你和你的祖国的文章,但这只是我的故事。——题记
在上一次参加了“写给祖国”性质的征文后,我学习到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带题记和封面的文章更容易获奖,于是我总想着写一次我和我的祖国真正的故事。这次,我想说点别的,以此来纪念过去,以此来终结一些东西。
我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以后也会在中国生活。我不明白,我还需要如何用自己的爱或是情去歌颂这片土地。这就是我的一生啊,魂魄丢失的地方。我终究会在这里过完最后一个生日,看最后一次夕阳,献出最后一口气,然后狼狈不堪地结束。但是啊,我的祖国,就算疲惫不堪也是会存在下去的。多少周年前是什么样子,多少周年后还会是那个样子。青山依旧在,变的是我们,变的只是为祖国过生日的人。
爱国之情太大了,我什么东西都没有经历,没经历过战争,没经历过饥荒,我身上什么故事都没有。而在多少年前,国家危亡的那一刻,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情才叫人感伤,泪才叫人感伤,所以文章才好看。在感情面前技巧显得毫无用处。所以让我去写刻骨铭心,我也只能描绘出一层雾,去遮盖那白花花的生活,去包裹住带刺的抗拒,去祈求明日的阳光。
我想关于祖国的作文大家都写过很多,特别是现在,我觉得每个人基本或多或少都写过关于祖国的文章,不管是什么。这种事就像是过生日一样稀松平常却又好似有所意义。我已经记不得我写过多少关于祖国的作文了,正如我不记得我到底好好地过了多少个生日一般。
我小时候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很喜欢过生日,可能是因为母亲的教导。她说生日其实不应该去庆祝,而是应该去感谢,感谢母亲把你生了下来。因为你出生的那一天,母亲正经历着这辈子最大的痛苦。听说如果把疼痛分为12级的话,那分娩痛是最高级别的疼痛,也就是12级。当时我很倔,我接着母亲的话后挑衅似地问道:“那为什么长辈们还要过66岁或是70岁大寿呢?而且大家都可高兴了。”母亲说道:“这是为了庆祝。”“庆祝什么?”“庆祝长辈又平安地活过了一个阶段,就像你的毕业典礼一样。”
转眼间,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毕业典礼。生活的节点已经越来越多,写的作文也从最开始只会那么几句,到复制粘贴别人的文章,再到绞尽脑汁细心编排的语言。但它们始终都绕不开一个词——祖国。是啊,我和我的祖国多次在文章中相会,不论是征文还是作业,写到厌了,抄到烦了,甚至都有感情了。我好奇这么多年了,这么多人写这一个题材竟然都写不尽吗?
我向来讨厌在文学里讨论政治,而讨论政治又夹杂文学,文学在我心中是纯净的,政治也应该是纯净的,化学中两种纯净物混在一起就是混合物了。我不喜欢混合物。我在今年春晚里看到了一个小品,里面一个老大爷老大妈居家隔离,老大爷因为年龄大当不了志愿者而懊恼,邻居老大妈唱红歌给他听并开导他。那个老大妈的红歌是清唱的,那个歌声就像是在混合物中过滤出的纯净物一样,让我感觉实属不易。
在长年的“混合物”征文后,我累了,我累到不敢爱国,不敢写带有政治色彩的文章。过滤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就像是一个个嚷嚷着要玩具的孩子,每次过生日的时候,拼命的证明着自己的孝心,期待得到表扬一样。我好害怕,我怕不合群,我怕会被抛弃。但是,当我看到一个留学生在国外唱起《海阔天空》的时候,在人生地不熟的时候路人说出那么一句家乡话的时候,在《战狼2》中那一抹红色划破尘土飞扬的战场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下,一下,又一下,感觉自己被保护的很好,未来也像是没那么糟了。我像是哭了,真的。
我大概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欣赏能贯彻自己信念的人。信念是什么?它是你终生摆脱不了的东西。可能爱国之情就是这样一种东西,虚无缥缈,魂牵梦绕。时代在变,可能爱国的行为也在变。我真的很喜欢那个感情真挚的年代,国际歌的歌词我一直很喜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可能我也是一个天生的怀疑论者或是愤青。我希望在这个精心装饰过的时代,能多一点真情实感,多一点纯粹。我相信,真正的爱国之情,是不用解释的,是天真的,是一瞬间的感受,是所有人无论敌我看到都会肃然起敬的。我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一直理想又幼稚。我没有看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但我喜欢马克思,喜欢《牛氓》,喜欢批判,但又胆小,可这都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就像文章的末尾为什么不能用疑问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