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每天很多家长来咨询我们左养右学教育,孩子在家里上网课,根本不在状态上,可能是因为父母也没有上班,因为疫情一家人隔离在家里,父母们都很焦虑,特别是家里孩子马上要中考或高考的父母们,其实不要说疫情期间了,就是平常,特别是每年的暑假与寒假里,看到孩子不学习,家长都会很焦虑,怎么办呢?我们左养右学教育给出几点建议:
第一点、调整心态
如果你家的孩子马上要中考或高考了,仍旧把玩放在首位,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合理分配玩和学习的时间,说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目标。
埋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或者埋怨孩子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时需要家长放平心态,正视现实,俯下身来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
第二点、制定合理的目标
以孩子的兴趣目标进行沟通,打开亲子沟通的话题之后,聊天的主题可以逐渐地转移到人生和学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某本书的内容,谈谈人生的意义、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目标等话题。
我在高级家庭教育直播课里,讲了一个系统课程《GROW沟通模式》,举了一个孩子想当游戏主播的案例,整个沟通流程,对话内容都是一步步指导的,高级班的家长们可以反复听,然后灵活应用。
正常来讲,中考与高考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人生了,并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与孩子沟通这些的目的在于让孩子领悟,学习是自己的,生活也要靠自己,需要有目标,人生要有理想、有梦想,并为了实现它而努力。
第三点、父母期望值是否过高
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负担过重与心理压力的增加在不同青少年身上的反应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担心被提问,以致成为一种心理压力。学习素质差的孩子,常感到完成好功课十分吃力,需要加班加点,即使如此,成绩也还是平平,从而感到有思想负担,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
不少妈妈说孩子小学时学习较好,升入中学后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课外作业得加班加点才能勉强对付,身体也虚弱了,经常感到头痛,睡眠不好,夜里常做恶梦。
第四点、孩子学习适应能力差
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差影响情绪波动,表现为紧张、焦虑不安。引起孩子心理学习适应差的原因很多,最为主要的是心理与环境因素。
初中学习相对于小学,老师的支配性减少,主要靠孩子的自主性,一些孩子的自主性一时没有发挥出来,都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但随着初中学习的适应,学习成绩又会上升。而有的孩子始终调整不好,成绩不能提高。
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发现,孩子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感”。
在这种感觉支配下,不愿再尝试,陷入“造成失败——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现降低”的恶性循环。
第五点、孩子的不良习惯难改
心理学家指出人一经习得习惯,意识就深化到下意识、潜意识层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有的学生上课走神、做小动作、沉迷手机游戏等。这样降低了听课效率,加大课外作业难度,延长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第六点、抵触所有跟学习有关的事
这一类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种就是孩子直接明确表示不想去学校上课,其次就是到了学校,但是听不去老师讲的任何内容,心思并不放在学习上,最后就是没有理想,求知欲望不强烈,也没有上进心。
第七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不学习,基本上都会有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等情况,对于各种因素的抗干扰能力不强,但是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主次不分。
第八点、对学习感到厌倦,不上心、对学习要求不高
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缺乏主动性,而态度往往也不认真,只是为了交任务。多数时候,还不能离开家长的监督检查。不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当成绩较低时,不会感到难过,更不会去总结做的好地方的以及不足的地方。
第九点、亲子关系差,父母的教育信念错误
很多家长与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凭自己根深蒂固的信念与价值观来要求孩子,却不知道是否适用于孩子,所以导致亲子关系差,导致孩子用不学习来抵抗父母。
第十点、学校师生同学关系差
做左养右学教育11年来,大约遇到有10%的孩子,因为与老师或同学发生矛盾后,开始厌学,不想学习的。
只要家长针对以上十点原因,先分析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哪些原因偏多,再针对性去改善,孩子肯定会有进步。其实这也我们左养右学教育讲的,家庭教育道法术的内容。
焦虑是教育孩子的天敌,家长一定要系统分析原因,系统解决问题,才可以让自己不焦虑。控制焦虑情绪更好的方法可以用我们左养右学教育的亲子连心文与情绪转移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