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岳阳楼不大,三层三檐的盔顶式建筑,朱红的立柱、金黄的琉璃瓦,还有那块著名的《岳阳楼记》匾额,构成它经典的相貌。顺着人流,好容易挤上楼顶,凭栏眺望,或许有些恍惚,这看似寻常的楼阁,如何“镇住”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和上下千年的重重心事?

要说游,在古代的墨客官吏,多半颠簸数月抵达此地,没有旅游攻略,没有网红机位,只是拖着沉重病躯而来,扶着斑驳的栏杆,望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壮景,眼泪未干,就被身后李白拍一拍肩:“兄弟借过,此情此景,我要吟一首“水天一色”。范仲淹见状,蹩眉沉思:“先忧后乐...这个‘忧’字是不是用得太重了?”

那般惆怅,是生命向自然景观的投射,是把个人悲欢融入江山画卷的郑重其事,如今,同一个楼阁里,同一景色,衍生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木窗前,大家争先恐后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敏捷地穿梭人群中,以最快速度在《岳阳楼记》雕屏前合影,高效简洁的P图及标准化九宫格流程。我们的朝圣,圆满于朋友圈精美定位和文案。

古人求之不得的知己,千年后变成求之不得的“点赞”,一边是“舟车劳顿”,一边是“行程紧凑”,“提笔赋诗”变成“一键美图”。

你说孰高孰低?到不必厚古薄今,只是拍完所有照片,不经意望向亘古不变的湖面时,心头是否还有一丝空旷与感动。

离开时,听见一个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来这里?”

妈妈想了想:“可能大家来找的东西不太一样。”

有人来找背景板,有人来找自己,而岳阳楼,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