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費解的顯然:費登奎斯入門》
焦虑也可以是正向、有用的现象,它确保我们的安全,让我们避开可能危及生存的险境。当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别的行动方式时,就会焦虑。
跨坐在十尺高的木板上,两腿悬荡空中,靠双手协助,把身体从模板一端挪到另一端,没有选择的情形下,会让你无法运用自己的创意想象里,因为焦虑使你只能选择产生焦虑的选项。
一般来说,从内脏、肌肉和身体传到中枢系统的每一种神经冲动模式通常都和情绪状态有关。主动控制的肌肉收缩会对感觉与情绪产生力量感与控制感,事实确是如此。每一种情绪状态都会对应一种个人化的肌肉收缩制约模式,没有这种对应,情绪就无从存在。
许多人可以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比如以自我控制的方式预防头痛,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感觉,却不敢让人知道,免得被人嘲笑。有些人则把这种过程阐述成心灵控制身体的理论。不论是内向与外向的人,都是先透过控制随意肌的收缩,而学习控制内脏的功能,他们会形成某种引发幸福感的独特模式,有助于预防焦虑模式的反复发生。
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颈椎和腰椎弧形的过度后弯是如何成为习惯的。我们很少看到小孩的头部失去平衡,除非解剖结构有异常,否则所有小孩的肌肉控制都较少有自主的障碍,头会反射性的保持平衡。反复出现的情绪波动会制约小孩,而采取可以带来安全感、减轻焦虑的姿态。曲肌的收缩和伸肌的抑制会带来这种被动式安全感,因此在所有深受情绪困扰的人身上可以观察到自动而非可以的抑制伸肌的情形,长久下来,就会变成习惯而不自知,然后整个人的形貌都会受到影响,长期受到部分抑制的伸肌会变得无力,髋关节会前弯,头也向前方倾斜。
反射性直立的模式会受到干扰,神经系统发出互相冲突的命理。下半身对抗地心引力的机制会把身体带入正常的强有力状态,以避免焦虑引发身体前弯的安全模式。意识的觉察有时偏向一方,有时偏向另一方。对抗地心引力的机制会持续不断地运作,就像所有疲累的神经功能一样,它们最初会过度活跃,于是对抗地心引力的伸肌会产生强直收缩,形成像弦一样的质地。不过,过度强烈的意识控制会妨碍反射性的直立。所以催眠和其他方式意识控制的方法会立刻大幅改善直立的姿势,除非是被关节的结构异常所限制。在此脉络中,需要清楚区分觉察与意识或自愿的不同,其相对面是遗忘或反射。
处于上述不幸境遇的人会生活在意向的理智层面,他们的身体功能全都受到自愿的命令所干扰。意识的控制和意志力受到适当的引导时,往往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改善,然而理智无法取代活力,比较适合由反射性与下意识神经活动来处理的工作,却过度用意是来控制的话,其结果就是生活的空虚感、疲惫感,以及渴望让整个人振奋起来。意识的控制对整合各种功能,以符合客观的当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把让我们得以成功的内在机制留给神经的自我调节能力。至少就目前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而言,我们还无法做得更好,不如遵循这些具有最佳适应与成熟样本的典范,它们不会滥用意识的控制,且具有更丰富的主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