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点以来,不断地尝试将焦点的理念、焦点的问话方式运用于日常生活,尤其是运用于孩子的教育中,做到生活焦点化、焦点生活化。
儿子羽毛球训练已8年有余。一路坚持下来,除了老公和我的耐心陪伴之外,儿子自己的坚持和付出最为不易。
毕竟是孩子,偶尔会耍耍赖,找点小理由翘翘课,让自己“忙中偷闲”放松一下。今年的冬季较往年更为严寒,儿子小感冒一次之后,接连三周总以身子不舒服为由未去上课。
对此,我和老公明白他的小伎俩,只是很关心地告诉他: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今天周日,是常规的练球日。没想到的是,儿子上午就告诉他爸,说今天下午要去打球,并且附上一条理由:由于三周没有训练,担心体力跟不上,今天只打一个小时(平时是连续两个小时)。
老公应准,并在训练之前把儿子的想法与教练进行了沟通。
一个小时的训练,儿子虽小有吃力,但也坚持下来,且心情舒畅。
从球馆出来,看到儿子额头的汗珠,我问儿子累不累?儿子答还好。
回家途中,儿子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儿:近段时间的空气太差,雾霾太重,学校好久没有晨跑了,体育课也停了。
我:恩!那你们这段时间通过什么方式锻炼呢?(引导式提问)
儿:哪有啊!都没有锻炼过。
我:哦!没有机会锻炼啊!(关键词重复)
儿:我感觉这样下去,我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差了!
我:恩,你的担忧有道理哦!(赞同)
儿:所以,我觉得羽毛球不能停!
我:很好奇地看着儿子。
儿: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个星期务必要练习一次羽毛球了!
我:哦?你是怎么有这样的认识的?(焦点问话)
儿:你想想啊,在学校锻炼的机会少,如果自己再不利用其他时间锻炼一下的话,那身体一定好不了!
我:你这个想法很对!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任!(给予强化)
儿:我今天打了一个小时,虽说技术没有长进,但起码体力恢复了。
我:嗯,对!(肯定)
儿:从下个星期起,我还是打两个小时。
我:好!我同意!(再次强化)
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要坚持每个星期都要打(球)。
我:嗯!今天你能对打球有这样的深度认识,我太高兴了!知道吗?我和爸爸对你一直很放心,就是因为你有比较成熟的思想,你总是能对自己负责!(共情,表达感受,并正向反馈儿子的优势资源)
儿:笑。
就这样,整个对话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我欣慰地感受到了儿子思想上的转变和进步以及对自己健康的重视,并将我所感受到感受及时反馈给儿子,不断正面强化儿子的想法和做法。儿子从我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强大的被支持、被信任的力量,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妈妈已关注到他的进步,以此激励他不断做出新的决定:从以后每周都要打球进而到从下周起每次要训练两个小时。
我很欣慰自己现在能比较顺畅地与儿子交谈,并通过哪怕时间不长的交谈,也能给儿子赋能。这是长期坚持学习,不断成长的结果。尤其是学习焦点以来,不断地在生活中细细观察,将儿子身上已经存在的资源、力量和优势保存在自己的心中、脑中,一旦契机到达,这些有利资源便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顺其自然地流露出来给到儿子,让儿子看到优势,增强自信,赋予儿子新的能量。
反之,如果把儿子三周借故不打球的事情当作批评指责的把柄,想必儿子原本还能复原的能力也将随着批评而埋藏,因为受到的批评越多,引来的阻抗就会越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大男孩!
所幸的是,我和老公平静地面对儿子出现的“状况”,理解和接纳放在前,不破坏关系,保护孩子的自我复原能力。SFBT人性观的重要基本概念中,有这样一条:相信每个人都有力量、智慧及经验去产生改变。三周的平和面对,三周的平静等待,结果是儿子呈现给我们的“惊喜”!儿子居然结合空气环境觉察到锻炼身体的重要,居然意识到每周都要打球,居然将每次训练两个小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
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地难得!
这些,是儿子自己在尝试建构处理事情的方法,意味着儿子内心的觉醒、思想的成熟!这些,难道不比逼着他一次课都不纳下更为重要吗?
很多时候,家长确实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稍作休整,让孩子在成长的跑道上慢慢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这需要家长放下“急”的心态,要相信只要给到孩子充分的爱和信任,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