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中的哲理,悟哲理中的人生。大家好,我是也马,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聊《笑傲江湖》。在前两期中,我们分别讲了曲洋原本是可以不死的和曲洋必死。今天我们来讲曲洋之死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
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周处》。讲的是一个叫周处的人年青时候的故事。周处在年青的时候,胡作非为,无恶不作,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恨透了周处,但周处为人凶悍,乡亲们不仅恨他,也很怕他,却又把他无可奈何。当时周处立身的地方,还有两件非常让乡亲们害怕的事物,就是山上的一只猛虎和河里的一条蛟龙,再加上周处本人,被乡亲们并列成了“三恶”。消息不径而走,被传遍了十里八乡。当周处听到了乡亲们把自己与猛虎和蛟龙一齐并列成三恶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分明是人,为什么却拿自己同两个畜生并列呢?老虎同蛟龙都会吃人,我又不会吃人,我做的事,都是我心里想做的呀?怎么就成了三恶之一了呢?”周处越想越想不通……正好,周处的乡邻里有一家两兄弟,是在城里做官的。周处想不通就寻思,不如去找这当官的两兄弟问问,他们有学问,兴许能弄明白此事。如此决定后,周处于是就去了城里,在城里,周处找到了当官的两兄弟并向他们道明了来城里的原因。兄弟俩听后,知道了是周处在人品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于是兄弟俩认就很耐心地开导周处,认真地向周处讲了一通为人处事的道理。周处听了兄弟俩的一番教导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决定了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只是那个时候的周处,年纪也已不算小了,他提出了一个疑问说:“我都老大不小了,就算我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乡亲们会愿谅我,接纳我吗?况且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就算乡亲们愿意愿谅
我,接纳我,但以我现在的年纪,不知是否还能活到那一天呢?”于是兄弟俩又开导周处说,就算你早上才知道做人的道理晚上就已经死去,对于你来说已经是内心无愧的了,又何必去在乎别人怎么看呢?
辞别了兄弟俩回来后,周处我决定了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他先是到山上去与老虎搏斗,是终将老虎打死了,为乡亲们除了一害;接着他又下海去力斗蛟龙,也将蛟龙杀死了,周处牢记了坡里两兄弟的教导,也好好地做人了,从此以后,周处十里八乡的乡邻们再也没有了心里害怕的事物,慢慢地也就愿谅了周处,接纳了周处。
我们的笑傲江湖中的曲洋长老,在衡山派刘正风的影响下,也是早已就开始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的,也是一个朝闻道而夕死也无憾了的人物。曲洋之所以会救令狐冲,也与这层因素是有关的。曲洋长老在救刘正风时,曾发过一丛“黑血神针”的暗器。但针上曲洋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喂上了见血封喉的剧毒了,当得知刘正风的心脉早已被震断时,曲洋还发出了临死前的感慨:“早知贤弟已如此,又何必多发那一丛黑血神针多伤无辜,幸好针上没有喂毒。”曲洋长老的命运归属,没有周处的好,周处不但得到了乡邻们的愿谅,好像后来还当了将军。但曲洋长老,最终是在别人的一片叫骂声中而命赴了黄泉。江湖虽大,却已没有了能容曲洋长老生存的土壤。
在我们今天的现代江湖,曲洋命运的现实版,也时常都还在上演着。演说家林正疆曾在《正义的温度》的演讲中讲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过不了多久,又会重新犯案,然后又获刑,重新又回到监获里来,而且这位服刑人员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出了重回监获的选择,并且还主动提出要放弃律师对他的法律援助,因为他认为监狱才是他最适合生存下去的地方。林正疆律师惊奇于这桩案件的背后,一定有着不寻常的原因:“哪有人会把监狱里的生活,当成最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的呢?这大大的违背了常理。”于是林律师决定要去弄明白这其中的真正的原因。但当林律师弄明白了这其中的真相后,大吃一惊的同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原来这位服刑人员在第一次刑满释放后,竟然没有能得到社会的接纳。由于他犯过罪,服过刑,人们对待他的眼光,都是异样的,人人对他都是戒心重重,甚至还会无端地给他扣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他找不到工作,他没有朋友,每天都生活在人们歧视的目光里,他生活的周围的人们在心里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隔离他的墙。终于有一天,他这也忍受不了这种歧视,于是选择了重新犯罪,再次回到监狱里来。监狱对他来说,才是一个可以获得另类自由的地方。
当我看到林律师的演讲时,心里也是感慨不已,因为这种现象不是个案,而是成在着一定的普遍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接触过一些刑满释放人员,他们的生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同一定的圈子范围内。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一位刑满释放人员也告诉了我一件他所服刑的监狱里发生的事,事件和理由都同林律师演讲中的案例一样,只是这位刑满人员不是重新选择犯罪再回监狱,而是直接回到监狱的管理处,赖着就不走了,并提出要求,要重新回到监狱里去。这件事的结果是监狱方面答应帮忙联系相关部门,答应要妥善处理此事,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如何,我就无从而知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中的这些曾经失去了自由最后又重新获得了自由的这些人 ,他们正在失去手以让他们重新获得生存的土壤。而刑满人员被歧视的现象,也只不过是我们众多的被歧视的人群中的一个缩影而己,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太多太多的被歧视人员……比如说艾滋病患者,比如说残疾人群体,比如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如说退伍军人,农民工等等。每当我看到有关这类问题的报导时,时常就会忍不住去想,我们的国家在进步,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文明在进步。当我们的物质文明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每一个被歧视的人群里,他们只是一个点,但他们代表着一群人,带代着一个面;在每一个被歧视的人群里面,背后都有一个支撑着他们的家庭,而这个家庭往往能的享受到的待遇,也是跟他们一样,同样的受着歧视,他们代表着一个更大的群体,一个更大的面,当若干个点组成了面,若干个面组成了网时,我们的社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们的国家提倡物质文明和才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但现实却在告诉我们,这两种文明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至少暂时或者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是不在同一坐天平上的,其至在某种潜在的意识里,我们的物质文明正在无情地侵蚀着我们精神文明的家园。
哪如何去使之平衡?或者说使之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小呢?靠国家吗?当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的有关部门,是有责任和义务的。但最最主要的是要靠:靠你,靠我,靠他。因为无论是国家也好,社会也罢。人,才是最最基本的元素,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点点包容,多一点点理解,多一点点接纳,多一点点忍耐,多一点点担当;然后少戴那么的一副有色服镜,少那么的一点点异样的目光……假以时日,两个文明的倾斜角度,一定会渐渐的减小并最终会平衡起来。有一首经典的老歌叫《爱的奉献》,其中的有句歌词叫做“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将这句歌词而付之行动,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是一个美好的人间。”那么,何时而付之行动呢?我们的期望是:现在,此时。千万别叫将来和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