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1449年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
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1)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明王朝创建者。公元1368—1398年在位。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
少时为人佣耕放牧。元至正四年(1344),因旱灾瘟疫,父母、长兄皆死,入皇觉寺为僧,云游淮西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十二年,投红巾军郭子兴部下,积功为军官,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子兴死,代领其军。奉红巾军宋小明王龙凤年号,任右副元帅。十六年,率军克集庆,改名应天府(今南京市),升枢密院同签,再升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左丞相。略定浙江,又连败汉陈友谅,进封吴国公。二十三年,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友谅战死。同年灭汉,自立为吴王,建百官。二十六年,遣部将杀害小明王。二十七年,灭张士诚,建元吴元年。次年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出师平福建,取广东,又命师北征,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亡。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四年(1371),灭夏,平四川;十年,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采取措施加强皇权,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又设提刑按察使司分掌刑名,都指挥使司分掌卫所军事,形成地方三司制度。十三年,定“胡惟庸案”,杀左丞相胡惟庸,并罢中书省及丞相,以六部直属皇帝;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二十六年,“蓝玉案”发,杀戮蓝玉等功臣,株连一万五千余人。
自洪武初起,陆续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尤重于北方各省,渐成藩王代替功臣守边之势。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驭臣下,兴“文字狱”,亲自颁写《大诰》三编及《大诰武臣》,与《大明律》同为必遵之法。用锦衣卫设立诏狱,又行“廷杖”之制,以法外之法,立皇权之威。定八股取士之制,推行迁徙富民之令。在全国实行里甲制,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以清人口田地赋役。重视发展生产,推广军屯、民屯制度,又定“开中”制,以供给边防及军民之需。均平徭赋,以减轻百姓负担。生活较朴素,讲节俭。对明初的统一及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有所贡献。卒葬南京钟山孝陵,谥高皇帝。
(2)明惠宗-朱允炆
(1377-?)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1402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后世称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惠帝。
(3)明成祖-朱棣
(1360—1424)明代皇帝。公元1402—1424年在位。太祖第四子。
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二十三年,率师北征,擒北元乃儿不花。长期参与北方军事,秦、晋二王死后,遂成诸藩王之首。有夺嫡之谋。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诏举人才、省并州县、革冗员、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赐民高年米肉絮帛、鳏寡孤独废疾者官为牧养,罢天下不急之务。又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更定内外大小官制。用齐泰、黄子澄议,先后削夺湘、齐、代、岷、周诸王,并下诏责让燕王、逮王府官僚。
建文元年(1399),朱棣以反对建文帝削藩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四年,燕兵渡江,攻南京,谷王橞及李景隆开京师金川门降。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一说自焚死,或说由地道出亡。朱棣夺位登极,改元永乐。即位后继续削藩之举,设置内阁,任用宦官,建立东厂,恢复锦衣卫狱,实行专制集权统治。重视对北方经营,即位初即改北平为北京,又先后五次亲征漠北,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
此外,三年于西北设置哈密卫,七年于黑龙江迤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又开设贵州布政使司,加强对西南统治,对国家统一有所贡献。继续太祖恢复经济措施,鼓励屯垦,推行军屯,开通漕运。对外多次命人出使,致有郑和下西洋、陈诚使西域之盛事。
但夺位后,革除建文年号,杀戮建文遗臣,甚为残酷,又屡兴工程,建北京及宫殿、陵寝;北征之外,又用兵安南(今越南北方),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以内属,终以劳民过重而有江西李法良及山东唐赛儿起义。二十二年,不顾群臣反对,带病率师亲征阿鲁台,回师途中死于榆木川(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葬长陵。初上庙号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改成祖。
(4)明仁宗-朱高炽
(1378—1425),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1425年)。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1425年)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5)明宣宗-朱瞻基
(1398—1435),明代皇帝。公元1425—1435年在位。仁宗长子。
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即位,年号宣德。元年(1426)平定汉王之变。二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阯。
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然减免田赋,常成空言,又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始通文墨,司礼监掌印及秉笔太监之权渐重。卒葬景陵。
(6)明英宗-朱祁镇
(1427—1464)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任用李贤等人,追复胡善祥为恭让皇后,释放建文帝后代,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后来又听信谗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阳王一家冤死,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7)明孝宗-朱祐樘
(1470—1505)明代皇帝。公元1487—1505年在位。宪宗第三子。出生时几为万贵妃害死。
成化十一年(1475)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即位。年号弘治。在位时,斥逐奸佞,革废僧道封号。起用正直练达之士,时称“朝多君子”。为解决财政危机,诏减光禄寺费用,屡禁宗室、勋戚侵占民田。又组织编纂《大明会典》,修订《问刑条例》。史有“弘治中兴”之称。然其时积重之势已成,土地、户籍严重失额,财政日绌,所谓兴革仅小补而已。卒葬泰陵。
(8)明神宗-朱翊钧
(1563—1620)明代皇帝。公元1572—1620年在位。穆宗子。
隆庆二年(1568),立为皇太子。六年即位。年号万历。初年用张居正辅政,整饬吏治,摧抑豪强,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卒,遂亲政。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籍没其家。晏处深宫,不问政务,大事营建,耗资巨万。二十四年起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多次激起市民反抗。晚年因立嗣酿成党争,后患非浅。为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者。卒葬定陵。
(9)明思宗-朱由检
(1611—1644)又称庄烈帝。明代皇帝。公元1627—1644年在位。光宗子,熹宗弟。
天启七年(1627)以信王即帝位。年号崇祯。执政初期,逐杀魏忠贤、客氏等,定逆案,罢黜阉党,起用东林党人。后因朝臣朋比,复信任宦官。多疑而自信,崇祯三年(1630)冤杀蓟辽督师袁崇焕,致使边事日坏。因财政日绌,增派剿饷、练饷,镇压农民起义。屡下“罪己诏”,但口惠而实不至。关外清军日逼,内地农民军日盛,渐难支撑。
十七年,李自成农民军克北京,自缢于万岁山(今北京景山)。葬昌平田贵妃墓(即思陵)。清入关后,谥为端皇帝,庙号怀宗,后改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政权上庙号为思宗,后改为毅宗。
(10)马皇后
(1332—1382)明凤阳宿州(今属安徽)人。郭子兴养女。
元至正十二年(1352)嫁朱元璋。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屡受猜忌,均赖以周旋解围。后协助朱元璋创业,减省用度,亲制军鞋以鼓士气。洪武元年(1368)册为皇后。勤于内治,又多保全功臣。朱元璋比之于唐长孙皇后。卒谥孝慈,葬孝陵。
(11)徐达
(1332—1385)明,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字天德。
初务农。元至正十二年(1352)投郭子兴起义军。次年,率二十四人从朱元璋取定远。渡江、下集庆(今江苏南京),皆为军锋,由镇抚升至枢密院同知、中书右丞。鄱阳湖大战,身先士卒,败陈友谅前锋,进左相国。二十七年统军征吴,破平江,擒张士诚,封信国公。复拜征虏大将军,同副将常遇春率步骑二十五万北伐。平山东,破潼关,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战山西、陕西。洪武三年(1370)授中书右丞相,改封魏国公。奉命镇守北平(今北京),徙民实边,大兴屯田。
善抚军,严号令,士卒皆乐为用。长年在外征守,有“谋勇绝伦”之誉,为开国第一功臣,与太祖有布衣兄弟之称。病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12)常遇春
(1330—1369)明凤阳怀远(今属安徽)人,字伯仁。
臂长善射,勇力绝人。元末从刘聚起事,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官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攻宁国,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于康郎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次年进平章政事,率军包围武昌,逼降陈理。从攻张士诚,以奇兵出其后。论功封鄂国公。
吴元年(1367)兴师北伐,为副将,兼太子少保。相继取山东、河南、河北诸郡县。洪武元年(1368)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攻太原,夜劫扩廓帖木儿营,改左副将军。二年与李文忠率师北征,攻克开平。师还病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一生为将未曾败北,明初名将称“徐(达)常”。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
(13)汤和
(1326—1395)元末明初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字鼎臣。
与朱元璋同里,元至正十二年(1352)投郭子兴,从朱元璋取滁阳,定集庆(今江苏南京),由千户进至统军元帅。取常州,以枢密院同佥留守。进中书左丞、平章政事。吴元年(1367)设御史台,任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继以征南、征西将军,平定方国珍、明升、陈友定等。洪武三年(1370)论功封中山侯。十一年封信国公。十八年以老请归,次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后每岁一朝京师。卒后追封东瓯王。
(14)李文忠
(1339—1384)明初凤阳盱眙(今属江苏)人,字思本,小字保儿。
朱元璋外甥。元末投起义军,元璋抚以为子。十九岁以舍人统领亲军,骁勇为诸军冠。屡破元军,官至枢密院佥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平定金华之乱,拜浙东行省左丞。二十六年取杭州,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政事。明洪武二年(1369)从常遇春出塞。遇春卒,代将大军。三年,与徐达分道北讨,攻至应昌,获元太子买的里八刺等及宋、元玉玺金宝,玉册。授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次年抚蜀,筑成都新城。后或出塞练兵,或巡边留屯。十二年提督大都督府参赞军国事兼领国子监。晚年以谏被责,旋病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15)邓愈
(1337—1377)明凤阳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初名友德,字伯颜。
元末与父、兄据临濠自保,后投朱元璋于滁阳(今安徽滁州),授管军总管。累迁兴翼元帅、江西行省参政。镇守洪都(今江西南昌),遭陈友谅军六十万围困,拚死守城,昼夜不解甲者三月。进江西行省右丞,为当时最年轻将领之一。常遇春克襄阳,改任湖广行省平章,且耕且战,威惠甚著。吴元年(1367)为御史大夫。洪武元年(1368)兼太子谕德。以征戍将军从徐达、常遇春北伐。论功封卫国公。十年征吐蕃,抵昆仑山。师还病卒,追封宁河王。
(16)冯胜
(?—1395)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初名国胜,又名宗异。
喜读书,通兵法。元末投朱元璋,典亲军。屡败陈友谅,进亲军都护。经鄱阳湖之战,迁同知枢密院事。取江西、淮安,均有功,迁右都督。洪武元年(1368)以都督同知率兵取汴梁(今河南开封),守之。三年,论平山西、陕西功,封宋国公。五年领兵出塞,取甘肃,全师而还。二十年拜征虏大将军,率步骑二十万出金山,降元将纳哈出。为婿常茂所讦,夺大将军印。以功高望重遭太祖猜忌,二十八年赐死。
(17)沐英
(1345—1392)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文英。回族。
幼孤,入朱元璋军,被收为义子,改姓朱,后复本姓。洪武初,授帐前都尉,奉命征闽中(今福建),有功。洪武十年(1377)从邓愈击吐蕃,封平西侯。次年,以征西将军征西番。十三年,总领陕西兵出塞,擒元国公脱火赤等。十四年,从傅友德、蓝玉取云南,留镇其地。曾东讨麓川(今德宏等地)思伦法,西击越州(今曲靖)阿资,屡有边功。经略云南时,置卫,设堡,浚广滇池,兴屯田,立学校。并通盐井之利,招徕商旅,死后追封黔宁昭靖王。沐氏自此世守云南,与明廷相始终。
(18)刘伯温-刘基
(1311—1375)明初浙江青田人,字伯温。元元统进士。
历官高安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等。后弃官归,隐居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召至应天(今江苏南京),与议攻取大计。反对遵奉韩林儿。定先破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图中原方针,受朱元璋赞赏,被比之汉张良。吴元年(1367)任太史令,编《戊申大统历》。洪武元年(1368)兼太史率更令,奏立军卫法。授御史中丞。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以老请归。八年,以为胡惟庸所谮,忧愤卒,一说为胡惟庸毒死。正德九年(1514)追赠太师,谥文成。
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著有《春秋明经》《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皆收入《诚意伯文集》中。
(19)宋濂
(1310—1381)明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
博学强记,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皆元末名儒。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辞不就,隐居龙门山著书,历十余年。明初应朱元璋召至应天(今江苏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兼授太子经书。寻改起居注,与刘基常侍元璋左右,备顾问,洪武二年(1369)充总裁官,修《元史》。书成,升翰林学士。历国子司业、礼部主事、赞善大夫。辅导太子十余年,以礼法规谏。六年升侍讲学士,九年进学士承旨。以老致仕。十三年,因长孙慎坐胡党罪,安置茂州。次年病卒于途。正德中追谥文宪。
为明开国第一文臣,朝廷文字多出其手。著有《龙门子》《浦阳人物记》《洪武圣政记》《周礼集说》《孝经新说》《燕书》《萝山杂言》及《宋学士文集》等。
(20)朱升
(1299—1370)元末明初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允升,学者称枫林先生。
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后弃官隐居石门。朱元璋下徽州,召问时务,答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遂留参密议。吴元年(1367)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等礼,预修《女诫》。时大封功臣,制词多出其手。以老请归。著有《枫林集》等。
(21)姚广孝
(1335—1418)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名天禧,字斯道。
十四岁出家妙智庵,十八岁剃度为僧,法名道衍。习兵法,结名士,兼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洪武中以高僧从燕王至北平(今北京)。建文初,力促燕王起兵“靖难”,参与策划军事。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授僧录司左善世、太子少师,复姓赐名,受命辅导太子、太孙,并先后主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等。因病卒于北京庆寿寺。著有《逃虚类稿》《逃虚集》《逃虚子诗集》《道余录》《石城霞外集》等。
(22)方孝孺
(1357—1402)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方克勤之子。
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荐授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为世子师。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策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又上割地求和之计,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全族被杀。著作甚富,有《孝经诫俗》《周易考次》《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
(23)解缙
(1369—1415)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一字缙绅。洪武进士。
授中书庶吉士。曾建议根据史实,上自唐、虞、夏、商、周、孔,下至关、闽、濂、洛,据事分类编写一书,以便检阅。因直言敢谏,得罪重臣,被免官家居八年。其间杜门纂述,改修《元史》,又成《宋书》,删定《礼经》。建文初回朝,永乐元年(1403)迁侍读学士,任总裁官监修《永乐大典》《太祖实录》及《古今列女传》等书,升任翰林学士,极受信用。朝臣多嫉其宠,又因定储君之议,为汉王高煦所忌,被诬陷下狱死。善诗文,有《春雨杂述》《解文毅公集》等。
(24)杨士奇
(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
幼贫力学,曾在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汉)等地授徒自给。建文初以王叔英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与修《太祖实录》。永乐初与解缙等七人同入内阁。成祖北巡,与蹇义等留辅太子。仁宗即位,以东宫旧臣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兵部尚书。仁、宣朝及英宗初年,长期主持内阁。力主停止交阯军事,屡请蠲免租税。
知人善任,引荐于谦、周忱、况钟等人。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杨荣老成持重,能谋善断,以居地所处称东杨。杨溥因自署南郡人,称南杨。杨士奇以居地称西杨。三人并称“三杨”。居官廉能,为天下最。以子稷下狱,忧死。卒谥文贞。著有《东里文集》《文渊阁书目》,辑有《三朝圣谕录》《历代名臣奏议》等。
(25)周忱
(1381—1453)明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永乐进士。
自请进学文渊阁,预修《永乐大典》等。历刑部主事、员外郎、越府长史。宣德五年(1430)以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升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创平米法,令大户亦出耗米。革粮长收粮之弊,令纳户于各县所置囤支纳税粮。以漕粮民运误农,改兑运。并与知府况钟等奏免重租官田粮额。余如赈灾救荒,兴修水利,政绩卓著。在江南二十二年,两税未尝负欠,以善理财赋著称。景泰二年(1451)以工部尚书致仕,民立生祠祀之。卒谥文襄。著有《双崖集》。
(26)况钟(鐘)
(1384—1443)明南昌靖安(今属江西)人,字伯律。
初为吏。永乐间以荐历官礼部主事、郎中。宣德五年(1430),以廉能擢苏州知府。洞悉积弊,兴利除害。杀豪吏、罢贪懦以清吏治,兴学校、立善恶簿以改民风,立济农仓以救荒岁,设纲运簿以均耗粮。又与巡抚周忱奏请減免苏松重赋七十余万石。正统中秩满当迁,郡民二万余人乞留,诏进二秩留任,前后守苏者莫能及。为官刚正廉洁,为“姑苏五太守”之一。卒于官,吏民聚哭,为之立祠。著作有《况太守集》。
(27)于谦
(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也先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尚书。景帝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身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他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
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28)李东阳
(1447—1516)明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字宾之,号西涯。天顺进士。
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五年(1492),因撰《宪宗实录》成,进太常少卿,后擢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入内阁,专典诰敕。八年,以本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曾奉敕编《历代通鉴纂要》,又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等。
(29)王阳明-王守仁
(1472—1529)明余姚(今属浙江)人,初名云,后改今名。字伯安,谥文成。尝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学者称阳明先生。
弘治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正德元年(1506),因忤宦官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迁南京刑部主事。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尝先后镇压闽、粤、湘、赣等地农民起义和广西边民起义,平定明宗室宁王朱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少时即有四方之志,尝游历居庸、山海诸关隘,纵观山川形势。及长,师事娄谅。其学凡三变:始泛滥于词章;继而转向朱学,“循序格物”,终无所得,又转而出入于佛、老之学;及贬谪贵州龙场,“忽悟格物之旨”,其学大变,遂转向陆学。谓“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明史·王守仁传》)。
是时学者翕然从之,为明代心学所宗。其学以“心”为宗,认为“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传习录》中);“知心即知道、知天”(《传习录》上)。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语录》)。倡言“知行合一”说,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传习录》上),意在贯彻其“求理于吾心”之为学宗旨。历官江右以后,专主“致良知”说,反对程、朱之“格物致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不假外求;致良知者,“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中),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以达到“存天理,去人欲”之目的。其思想实集陆九渊以来心学之大成,世称其学为“王学”,而与陆学井称。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
(30)张居正
(1525—1582)明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字叔大,号太岳。
嘉靖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为徐阶所器重。累官右中允、国子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高拱共同促成俺答封贡。神宗即位,联合宦官冯保逐高拱,任首辅。万历初年,慈圣皇太后以帝年幼,委以大权,帝亦以师礼待之。
前后当国十年,大力改革,倡行恢复祖制,综核名实,整饬吏治,知人善用;禁滥用驿传、冒滥生员;汰冗员、饬边防,致物议飞腾,多以为操切。万历五年(1577)丧父,遵旨夺情。次年下令清丈全国田亩。九年推行一条鞭法,平均赋役,国库渐丰,内外安谧。次年病卒,谥文忠。因神宗厌其生前恩威震主,遂惨遭抄籍。有《张文忠公全集》。
(31)戚继光
(1528—1588)明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嘉靖二十三年(1544)嗣世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被荐升署都指挥佥事。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赴浙御倭寇,充参将,守宁波、绍兴、台州,后改守台州,金华、严州。召募金华、义乌农民、矿工,严加训练,建“戚家军”。
四十年破倭于台州。次年援闽,连破横屿、兴化诸倭。四十二年再度入闽,获平海卫大捷,歼倭寇两千余人。因功进都督同知、福建总兵官。后赴粤,助俞大猷抗倭。隆庆元年(1567)被张居正调往北方,镇守蓟州,因设防严密,蒙古诸部不敢进犯,进左都督。万历十年(1582)居正死,受排挤,旋调广东。十三年请病归。后卒于贫病之中。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
(32)胡宗宪
(?—1565)明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字汝贞,号梅林。
嘉靖进士。历任益都、余姚知县,擢右佥都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4)巡按浙江,抗倭于嘉兴。三十五年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浙直,诱杀通倭海盗徐海、陈东。三十六年俘通倭头目王直。三十九年加太子太保,进兵部尚书。后以党附严嵩遭劾,四十一年削职。四十四年入狱死。
(33)俞大猷
(1504—1580)明福建晋江(治今泉州)人,字志辅,号虚江。
少好读书,知兵法。世袭百户。举嘉靖十四年(1535)武会试,授千户,守御金门。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又参与镇压琼州(今海南)五指山那燕黎民起义,进参将。三十一年移师浙东。后抗倭于王江泾(在今浙江嘉兴北),并围歼徐海、陈东,以功加都督佥事。后任镇筸参将。四十年,镇守南赣,镇压广东张琏起义军。后任福建总兵官。四十二年破倭于福建兴化,时称俞家军。次年任广西总兵官,获海丰抗倭大捷。不久改任福建总兵。
为将廉,驭下有恩,善用兵,数建大功,终于解除东南倭患,与戚继光齐名。万历初夺职,一度复起,任后军都督佥事,乞归。卒于家。谥武襄。著有《正气堂集》《剑经》。
(34)海瑞
(1514—1587)明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回族。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初任福建南平县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徭、保甲等法。屡断疑案,深得民心。四十五年任户部主事,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大兴宫观寺院、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起用,隆庆三年(1569)以右佥都御使任应天巡抚,疏浚吴淞、白茆等河推行一条鞭法,曾令前内阁首辅徐阶等退田还民。神宗时,因被张居正、高拱排挤革职,闲居十六年。万历十三年(1585)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使,力主严惩贪污。十五年病死,谥忠介。
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尽力平反冤狱,素有“海青天”之称。民间因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和“海大红袍”等传说。著作有《海瑞集》。
(35)顾宪成
(1550—1612)明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
万历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改吏部,补验封主事。万历十五年(1587)大计京官忤权贵,谪桂阳州判官。累迁处州推官、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上疏反对三王并封。二十一年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次年忤旨削籍归。后与弟允成修复东林书院,偕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被称为“东林党”。三十六年起为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三十八年因荐李三才入阁,被劾。病卒于家。著有《顾端文公遗书》。
(36)高攀龙
(1562—1626)明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存之,又字云从,别号景逸。
东林学派著名学者。万历进士,授行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劾首辅王锡爵,谪揭阳典史。不久归里。后以亲丧,不再出仕。与顾宪成等重建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其中,时称“高顾”。天启元年(1621)擢光禄寺少卿。疏弹外戚郑国泰、郑养性,被夺俸。四年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受魏忠贤迫害,罢官还乡。六年,被指为“东林邪党”,被捕前投水自杀。为学尚程、朱,亦受陆、王某些影响,倡“以静为主,操履笃实”说。著作有《高子遗书》《周易易简说》《春秋孔义》等。
(37)杨涟
(1572—1625)明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人,字文孺,号大洪。
万历进士。授常熟知县,累迁兵科右给事中。泰昌元年(1620)迫李选侍移宫。天启二年(1622)任礼科都给事中。四年进左副都御史。上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次年下狱,受酷刑死。谥忠烈。著作有《杨大洪集》。
(38)左光斗
(1575—1625)明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字遗直、共之,号浮丘。
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奉命办理屯田事务,在北方大兴水利,垦水田,种水稻。泰昌元年(1620)与杨涟等迫光宗选侍李氏移宫。天启三年(1623)擢大理少卿。次年,拜左佥都御史。后与杨涟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又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五年,被魏忠贤构陷下诏狱,酷刑拷讯致死。
(39)周顺昌
(1584—1626)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景文,号蓼洲。
万历进士。授福州推官,曾捕治税监高寀爪牙。天启时任吏部文选员外郎。忤权臣,辞官归。天启五年(1625)魏大中被逮,道经吴县,他为之饯行,并结姻亲,痛骂魏忠贤。次年被捕入京,受酷刑死。著有《烬余集》。
(40)郑和
(1371或1375—1433或1435)明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本姓马,小字三保(保一作宝)。回族。
曾祖、祖父均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入宫为宦官,从燕王起兵,赐姓郑,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三年(1405)奉命与副使王景弘等率舰队通使西洋,两年而返。以后二十六年间(1407—1433),又远航六次,先后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远航亦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最后一次航行,年逾六十。回国后,病死于南京。一说1433年归途中卒于古里。
(41)袁崇焕
(1584—1630)明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东莞,字元素,号自如。
万历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擢兵部职方主事,单骑出关巡察辽东,还京后遂自请守辽。超擢宁前兵备佥事。助孙承宗筑宁远,设宁锦防线御敌。孙承宗罢,高第继任,主张放弃关外。他坚守宁远不撤。五年,进按察使。六年守宁远,用红夷炮击败努尔哈赤,以功授辽东巡抚。次年败皇太极,获宁锦大捷。受魏忠贤排挤去职。崇祯元年(1628)起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镇宁远。二年,杀悍将毛文龙。不久率师解北京之危。因崇祯帝中后金反间计,下狱。次年被杀。善赋诗,所作寄托忧国之情,激昂慷慨,收入《袁督师遗集》。
(42)李自成
(1606—1645)明陕西米脂双泉里李继迁寨(在今横山县境)人。
幼时家贫为僧,名黄来僧,牧羊度日。天启六年(1626)充当驿卒。崇祯三年(1630),率众起义,加入不沾泥起义军,后投闯王高迎祥,称闯将。九年,高迎祥战死,遂称闯王。率部避开官军“四正六隅”包围圈,活动于陕、甘、川。十一年,于潼关原受挫,与刘宗敏等由商洛走汉南。次年,进入巴东。十三年夏,由郧阳(今湖北郧县)、均州(今丹江口市)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平买平卖”“不淫妇女”“不杀无辜,不掠赀财”等口号,饥民从者数十万。十四年,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开仓赈饥。十六年,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设内阁六府。同年,在河南汝州歼灭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初,建国西安,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三年十九日克北京,推翻明朝。后与吴三桂及清军战于山海关,失利。遂返北京即帝位,经山西、陕西,撤退至湖广。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于通山(今属湖北)九宫山遭伏击死。一说隐于夹山(在今湖南石门)为僧。余部继续抗清斗争。
(43)唐寅
(1470—1523)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虎,后改子畏,号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桃花庵主等。
初为府学生员,有才名。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未取,谪浙江为吏。耻而不赴,漫游华中、江南诸山川,归里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赴南昌,为宁王宸濠幕客,察宁王有异谋,不久佯狂归里。筑室桃花坞,与友人诗酒书画其中。卒于家。工诗擅画,山水、人物、楼阁皆精。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44)文征(徵)明
(1470—1559)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璧,以字行,后改字征仲,号衡山居士。
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宁王宸濠聘之,以病辞。正德末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嘉靖二年(1523)与修《武宗实录》。五年,弃官还乡,专事创作。能诗善绘工书,长于楷书、行书,山水、人物、花卉,师法王维、赵孟頫,以气韵取胜。著有《甫田集》,编有《停玉馆法帖》等。
(45)吴承恩
(约1500—1582)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少时有文名,屡试不第。嘉靖时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迁居南京,卖文为生。三十九年,任长兴县丞,不久辞职归。隆庆四年(1570)开始撰写《西游记》。另著《花草新编》《禹鼎志》等,大多散佚。今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46)徐祯卿
(1479—1511)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昌谷。
弘治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后因失囚,降为国子监博士。善诗文,初宗晚唐诗风,与唐寅等齐名,称吴中四才子。后改宗汉、魏、盛唐,与李梦阳等并称前七子。著作有《迪功集》。
(47)沈周
(1427—1509)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
一生甘居布衣,放情江南山水。工行草,尤善绘山水,师法杜琼。前期多画小景,后期拓为大幅,笔墨苍老。文征明、唐寅曾从其学画,为吴门派首领,吴门四大家之一。亦善诗文,著有《石田稿》《客座新语》《续千金方》等。
(48)陈洪绶
(1598—1652)明末清初浙江诸暨人,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字章侯,号老莲、小净名等。
青年时受业于刘宗周、黄道周。崇祯时国子监生。授舍人。召为内廷供奉,不就。明亡,鲁王、隆武帝先后授职,亦不赴。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陷浙东,出家云门寺,改号悔迟、悔僧、九品莲台主者等。善绘人物、花鸟、草虫、山水,以卖画度日。晚年归里,卒于枫桥。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筮仪象解》《题画诗》《白课诗》等。
(49)仇英
(约1506—约1555)明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字实夫,一作实甫,号十洲。出身漆工。后移居苏州,喜绘画。以周臣为师。又客于项元汴家,临摹名画,技法渐精。擅画青绿山水、人物、楼阁,以笔墨细腻见称,为“吴门四大家”之一。其女号杜陵内史,也善画。
(50)徐渭
(1521—1593)明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山人、田水月等。
初为诸生,有盛名。然屡试不中。嘉靖三十六年(1557),入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府,知兵善谋,于平徐海、王直多所策划。宗宪下狱,惧祸,佯狂避走富阳。隆庆元年(1567),因杀妻被逮论死,赖同里翰林侍读张元忭力救,万历二年(1574)释还。晚年游宣化、辽东、南北二京。善书画,与陈淳齐名,有“青藤、白阳”之称。其山水画纵横不拘绳墨;人物画亦极生动。又好诗文、戏曲。自称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著有《徐文长文集》《南词叙录》及杂剧《四声猿》等。
(51)归有光
(1506—1571)明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字熙甫、开甫,号震川、项脊生。
九岁能属文,青年时读书常熟,结文社。嘉靖时为南京国子监生,讲学于嘉定安亭江上,弟子众多,海内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年(1565)中进士,授长兴知县,改顺德通判。晚年任南京太仆寺丞,预修《世宗实录》。卒于官。与当时主张“文必秦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斥之为妄庸巨子。世贞虽大憾,后亦推重之。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并称“唐宋派”。著有《三吴水利录》《马致志》《孝经叙录》《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文章指南》等。
(52)张岱
(1597—约1689)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又名维城,字宗子、陶庵,号石公、蝶庵居士。
青年时游历苏、浙、鲁、皖诸名胜。工骈文,散文亦短隽有味,好音乐,能弹琴制曲。明亡,避乱剡溪山(在今绍兴嵊州)中,杜门谢客数十年,著有《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快园道古》《嫏嬛文集》《三不朽图赞》《西湖梦寻》《溪囊十集》《陶庵梦忆》,辑有《冰雪文》等。
(53)冯梦龙
(1574—约1646)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詹詹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墨憨斋主人等。
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任福建寿宁知县。后回乡从事著述。清顺治初,著《中兴伟略》,记唐王朱聿键监国福州事。家富藏书,辑著《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传奇》《七乐斋稿》《燕都日语》《山歌》《寿宁县志》等。所辑话本《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尤为著名。
(54)汤显祖
(1550—1616)明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海若士、清远道人、若士、茧翁等。
有文名,因拒受张居正拉拢,屡试不第。至万历十一年(1583)始得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十八年因上言辅臣失败,信私人,塞言路,谪为雷州徐闻典史,后迁浙江遂昌知县。二十六年被劾告归,住临川沙井。书斋有“玉茗堂”“清远楼”等名。次年大计被黜,夺官。家居二十年,专意著述。研精词曲,名重一时。著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雍藻》《问棘邮草》《玉茗堂文集》及戏曲多种,尤以《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著名,合称《玉茗堂四梦》。
(55)徐光启
(1562—1633)明松江上海(今上海市)人,字子先,号玄扈。
万历进士,选庶吉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研讨学问。万历四十年(1612)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同制作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兴屯耕于天津。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辽东萨尔浒,乃疏请自效,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借病归。天启元年(1621)复职,力请铸红衣炮御敌。后忤魏忠贤革职归。崇祯元年(1628)召还,复申练兵之议,以礼部左侍郎理部事。后擢礼部尚书。奉命修正历法。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推算历法,进《日躔历指》等。五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卒于任,谥文定。注重经世实用之学,于农田水利多所研究。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编著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56)宋应星
(1587—?)明末奉新(今属江西)人,字长庚。
万历举人。崇祯时历任分宜教谕、汀州推官、亳州知州。后弃官回乡,曾仕南明,卒于清顺治年间。著有《天工开物》,分门别类记述饮食、衣服、染色、制陶、采矿、兵器、舟车、纸墨、酿造、珠玉等部门的生产过程并附图说,总结历代生产实践经验,为中国生产技术史上之重要著作。又著《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认为政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要求废除封建关卡以“通商惠民”。阐扬气一元论,反对天人感应说,谓“天地间非形即气,非气即形”“由气而化形,形复返于气”,自然界统一于二气五行之“生化之理”。又认为“气”由“太虚”而生。尚有《卮言十种》《美利笺》《画音归正》等,惜佚。
(57)李时珍
(1518—1593)明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字东壁,号濒湖。
秉承家风,爱好医学、植物学。因医好楚王之子气厥症,被征任楚王府奉祠正。嘉靖时一度赴京,供职太医院,不久托病归。有感于历代《本草》多所讹误,又感于方士迷信泛滥,立志重修《本草》。不辞艰辛,跋涉远近,寻采草药,访求药书,不耻下问,考辨异同。积三十余年之功,三易其稿,而成《本草纲目》。晚年曾赴南京谋求刊刻,并对全书加以修订,是为中国药物学巨著。卒后三年,书方刻成。又著《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尚有《薖所馆诗集》《白花蛇传》《集简方》《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58)徐弘祖(徐霞客)
(1586—1641)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字振之,号霞客。
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三次遇盗,四次断粮,而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年(1640)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著有《徐霞客游记》等。
(59)史可法
(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道邻。
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堵截农民军。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于南京。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受马士英排挤,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至,可法传檄各镇,无一至者,亲守西门险要。城破,自刎未死,被执,不屈死。以袍笏葬于城外梅花岭。人称史阁部,谥忠靖。清乾隆追谥忠正,有《史忠正公集》。
(60)郑成功
(1624—1662)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
明平国公郑芝龙长子。初甚为隆武帝所器重,授总统使、招讨大将军,赐姓朱,名成功,人称“国姓爷”。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力阻其父降清不果,乃走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后永历帝封为延平郡王,率部数创浙闽粤清兵,屡拒招降。曾两次派兵与张名振合师北上入长江,并与李定国通声息。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1659)亲与张煌言合师北入长江,破瓜洲,下镇江,围江宁(今南京),清廷震动。旋因连胜轻敌,战败撤回思明州(今厦门)。十五年,率军二万人出厦门,经澎湖,直达台湾鹿耳门,围赤嵌城,败荷兰援军。次年,荷兰总督揆一降,遂复台湾全岛,以赤嵌城为东都,建立府县,编制军队,屯田垦荒,奖励移民。旋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