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判断标准。
平时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的价值观显性化。对平常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多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选”“有什么更好的选择”“还有更好的选择吗”,然后把具体的事情“抽象化”,找到这个抽象的规律是什么。
比如说:我平时几乎不看电视,把看电视的时间用来看书。原因是我认为现在的电视又臭又长又无聊(当然这肯定是以偏概全了),而看书一来可以装个高B格,二来书比电视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精神乐趣。那我背后的价值观就是:在娱乐项目的选择上,我认为精神愉悦大于视觉冲击享乐。同时,即使娱乐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读书在我的眼里就比看电视更加高级的娱乐活动。
那比起把读书当做一种娱乐活动,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肯定有——用学习的心态来阅读。这时候,我读书的目的就不同了,不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获得精神的愉悦感受,最主要的是增加知识量。以前看的比较多的是休闲小说,但现在以实用类的书为主。这个背后的价值观就是求知,上进>娱乐。
那还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也还有,把知识用起来。把书本的知识放在实践中去使用,通过使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抽象的思维转变具化到生活的改变。这个时候,更好的价值观就显示了出来“知识改变命运”。
通过这样的一层层逼问自己,能看到每一个选择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抽象性的概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个概念就是自己的“价值观”。而哪个好,哪个更好,哪个最好,就像我们手里的一把刀,带领我们不断的刨开哪些表层的现象,深入自己的大脑深处去探索和发现。
2.很多时候我们对选择很纠结是因为选择是要对未来负责的,而不只是即时效果。
所以,如果不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也不常去揣摩未来可能的情况,就总是会临时“被”迫做出A/B/C的选择。因此,在平时就要用“活在未来”的思维模式去磨炼自己的预测能力,当那个未来真的来临的时候,在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就会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慌张。
3.牢记“不做出任何选择”本是也是一种选择。
而且这种趋于安全考虑或者有逃避心理的选择,往往可能不会是最优的选择。
4.“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做正确的事。
如果事选的不对,方法再正确也可能都白费。所以,选择能力比解答能力更重要。
5.防止以偏概全——客观的看待别人的反馈,记录并复盘自己的活动。
所谓客观,就是排除自己的感情影响。不要因为这句话这个观点,是我喜欢的人说的,所以它就一定是对的。也不要因为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是冲突的,就认为它一定是错的。而是用一种批判性思维去反思观点本身的正确性。有时候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像被扒光了站在人群中一样让自己难堪,但如果想要成长,就得有勇气承认自己是有不足的,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不足。
6.不要以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一定能做对选择题。
因为选项本身有时候就很复杂,如果我们对选择项本身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力,估计价值观是无法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所以,不管是选择本身,还是磨炼我们的价值观,都要从一个基础做起——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平时接收到的概念、信息都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先把大脑里的概念系统建立起来,梳理清楚,然后坚定的去执行,才可能真的获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