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爱书的。大约从小时候就比同龄人多爱一点。
我记得我妈妈说过,她在怀孕的时候总在枕下放一本书,因为她听别人说,这样生出来的宝宝就爱看书了。我与书的缘分,大概从那时就已经结下了吧。
太小时候的事情我已不大记得,只隐约记着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父母带我去北京哪里玩,碰到了一家书店,我便真像个大人模样在里面挑了许久,回家后竟一页纸也没浪费地全都看完了。
再大一点,正是上小学的时候了。那时喜欢看带故事的书,一看就真的能看很久,有很多书我都会看好几遍,甚至现在还能想起其中的内容来。那时候姑姑远在外地,每次回家前她都要问我想要什么,可以给我带回去。我竟每次只说要书。讲实话,现在已长大的我,回想起这些反倒想不通,那个年纪的孩子不要玩具要书做什么。
可能是比同龄孩子多知道一些的小骄傲,可能是老师经常把我作文当范文的鼓励,促使着小时候的我一直都那么爱看书。
真正可以用爱书深切形容的其实是初中时代。那时刚接触到一种名叫青春文学的东西,看了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怕诸君笑话,我一直把《幻城》看作是我的启蒙书。因为当时看完《幻城》后,只觉得文笔惊艳文字震撼,它完全打开了我对书的另外一种理解,从前总被老师赶去看名著的我从不曾晓得小说还有这样一番风味。所以我深深记得,当时的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整个初中时代几乎一直在接连不断地买书、看书,和那些炽热而稚嫩的文字一起,感受青春斑驳,岁月如歌。
虽然现在着实是觉得这些文字青涩张狂,但又无可否认他们在我成长之路上的奠基作用。它们打开了我对书新的兴趣,那些作者的散文又让我觉得记录生活是件异常美好的事。于是,从那时开始,我喜欢边读边写,喜欢记录生活,读和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的爱好,我与书也走得越来越密切。
步入高中后,繁忙的学习生活也无法阻挡我读书的脚步,我把读书看作是繁忙生活里的放松,我总在学累的时候找出一本书,静静地读上一读,让思想在另一个世界里遨游,对于单调而繁忙的高三生活,读书成了我奢侈的享受,也正是那一段时间中,我感受到自己在飞速地成长,对于读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不再拘泥于一种种类,而是百般都尝试一番,因为我明白,涉猎越广,学到越多。我在唐诗宋词里感受国学魅力,只言片语渲染出一片美妙意境;在散文随笔里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与他共同感悟人生;在历史人文中感受国内外兴盛衰亡,以古鉴今,深沉思索……
有人说:“买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事,因为你用几十块钱就能买来别人毕生的心血。”是啊,每本书里蕴藏的,是作者多少个日日夜夜抒写下的心血,是他经历过人生怎样的起伏后得出的道理,你静静坐一会儿,不用劳动,不用实践,能学到如此多的知识与智慧,这便是读书最伟大的魅力了。走万里路的前提是读万卷书,只有你心中有书有墨,才能看水是水,看山是山。
如今,我总爱去图书馆坐在窗边静静读一会书,总爱在枕边放一本书留着睡前看一看,总爱在有思路有感触的时候写一点自己的东西。我曾多少次庆幸我爱上读书,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让我对待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性,我开始享受宁静、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越来越对所有的事有更加深入的思索,越来越会在一团糟的生活里寻找支点,爱,快乐。
我爱读书,并将一直爱下去,这便是我与书最浪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