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是中国文化奠基的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时期的第一段。先秦文学的产生对当时的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后世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先秦文学中有很多作品是记载有关古代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例如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中说的:“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其内容是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旧时的劳动画面,以及那种古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无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古人的那种劳作时的勤劳与质朴。在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提高的今天,古人的原始劳作也提醒着我们生产发展的同时不忘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可为追求利益而不惜牺牲大自然。诚然,现如今的我们对自然已经相对古人有了很深的认识,但是同样的,我们需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我们需要牢牢记住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发展,否则那些以牺牲自然而取得一时贪利的行为终将收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先秦文学中亦有许多作品关于歌舞的,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其中的诗歌便是最古老的形式之一。譬如我们熟悉的《诗经》,它以“风”、“雅”、“颂”的手法非常华丽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事故,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也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深远影响。例如,《诗经》中的比兴手法至今仍在现代诗文中使用,它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特点,并且对当代的文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而且,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提到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其展现的是一幅古人祭天行舞的画面,反映出了原始人祈求在神灵的庇护下达到万物和畅的理想,表现了上古时代诗、乐、舞一体的原始形态,并且这对当今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虽然古人祭天行舞保佑风调雨顺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科学水平低,认知能力不足,无法对一些自然现场做出合理解释,从而将生活的希望寄托神灵,但是试看当下的人们,难道我们的周围都没有一些祭祀活动吗?答案是有的,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受古人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经常将一些美好的愿望寄托神灵,我们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初衷与古人的行为基本是相一致的,纵使经过千年百年,这种文化奠基而产生的思想精华却仍然代代流传,延续至今。
先秦文学虽然历史悠久,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形态与今天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先秦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和优秀传统美德依然是当代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