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 文
13.20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是‘士’呢?” 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 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 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 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这虽是耿直固执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那些执政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唉!不过是一帮器量狭小的家伙,算得了什么呢!”
引申
言必信,行必果:做一个靠谱的人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学过孔子这样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东西,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信用,说到做到,言行合一才可谓是优秀的人。黄金失去还能复得,失去了信用,却难以挽回了。所以一旦答应了什么事情,就要做到靠谱。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推崇的是“大信”而非“小信”,也就是君子的行为要从道义出发。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感悟
我认为“言必信,行必果”“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是逐层递进的,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个体,先从小我做起。
首先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当然,信必然符合道义。无信不立。有信,靠谱,遇事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才会“近者悦,远者来”。
其次,在家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互相爱护,温暖和谐的一大家子,是多么幸福的事。家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也将更加安定。
再次,有国才有家。做一个有志向的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 文
13.21 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激进的人勇于进取,耿介的人不做坏事。”
13.22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可以做巫医。’ 这话说得好哇!”《周易》说:“有想做的事却没有恒心来坚持,这是有可能招致侮辱的。” 孔子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叫没有恒心的人不要占卦罢了。”
引申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你缺的不是成功,是恒心
之前的《论语》篇章中孔子曾表示,“仁”和“圣”这两种人都是很少见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遇到“有恒者”,这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想把一件事情干得漂亮,干得精彩,那么肯定少不了恒心。无数的成功者已经证明,想成功,就要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有恒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荆棘坎坷。
感悟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都是坚持的力量。
人贵有恒。曾看到过很多关于坚持和恒心的小故事。比如,几个人在黑洞里,坚持凿了很久,但仅剩下一墙之隔,外面就是光明的世界。可在关键的时刻,他们放弃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都是经历了多少次挫折和失败,靠着毅力和坚持,靠着决心和恒心,才最终登上成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