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感悟之前先摘抄一段文字 “一个人是被我们称为所谓“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他会觉得他的思想与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这是他的意识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我们的牢笼,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我们必须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拓宽我们的胸怀,去拥抱所有生灵和整个世界的美,这是我们的使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段文字是说了两点其一是我们和宇宙是一个整体,我们并和万物皆有联系;其二是文中所说的我们不因受身边人的限制,拘泥与他人的评价而被困住。
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明可以成为天才却最后只是普通人,是什么不同导致了这一差异呢?文中把这个问题拆解成了两个:第一,天才和普通人存在差异,是什么不同点导致了天才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第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天才状态和糟糕状态,是什么不同点导致了我们形成这两种不同的状态?
反观自己发现自己也是有这样的两种状态的,这两种状态就如文中作者和搭档做实验时的两个不同的声音,作者的搭档在最佳状态时,有一个更高的能量从她头上传来,声音是 “ 只要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 ” ,而在问题状态时,一种恐惧从她的腿下升起,那时她就会担心别人的看法,而一旦别人没有认可她,她的恐惧就会更加严重,这时她会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办做。
在不同状态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就像聋子青蛙的故事中说的一样,一群青蛙比赛登塔,结果只有那只听不见的青蛙登上了最高点,是因为他没有像其他青蛙一样听到了那些自己不可以登上塔顶的言语而扰乱自己导致失败,这是一个极端的不会进入问题状态的例子。我们正常人不可能为了达成目的而让眼睛耳朵与世隔绝,我们要学会的是在问题状态时可以调用最佳状态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像这只青蛙一样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那要怎么调用呢?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每个人的思维过程都包含着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梦想家,现实家和批判家。然后作者告诉我们,这三个部分是常常混在一起的,导致了每一个部分都没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譬如,当你展望一个梦想时,你会同时担心,这能实现吗,甚至干脆就批评它说,这是一个妄想;当你试图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时,批评家也常常跳出来说,你真笨,你根本实现不了这个梦想。同样的,你也很难做一个尽兴的批评家,这时你的梦想家角色可能会跳出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个没有想象能力的家伙;而现实主义者的角色也可能会跳出来说,你除了会批评还能做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多辛苦……
接着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首先我们可以进入梦想家的位置,充分表达梦想,并记住自己的体验,退一步澄清一些问题。再进入现实主义者的位置,制订实现梦想的计划,退一步澄清一些问题,最后进入批评家的位置,从多方面去发现这个梦想和计划的不足,退一步澄清一些问题。
像上述一样绕着“梦想家、现实主义者、批评家和后设位置”这个圆圈多走几圈,看看自己有什么感受和体验自动浮现。
本人亲测了一遍,虽然级别不够进入的很浅,但是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对自己的梦想有了一定的计划,并且逐梦的信心也有所提升,通过分析也踢除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中,迷惑时候用一下这样的方法应该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