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怪
你信了,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我知道对于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已经击倒了大多数人,所以我们内心深处期待着,盼望着,有那么一个桃花源,孩子们不用学习,无需竞争,然后他们愉快的长大了,他们live happily ever after.
这是一个童话的典型结尾,所以你知道了,上面那些,不过是逃避现实的人们编造的一个自我麻醉的童话。
最近有个朋友发给我一篇关于德国教育的文章,想向我求证那些是不是真的。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英语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没有本科生?抽象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2年?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呵呵哒。
德国宪法从来都没有禁止过学前教育,相反,德国的学前教育从一出生,不从孩子还没出生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因为有政府的财力支持,价格相当美好。虽然我们就读于国际学校,但课外活动的价位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可算得上是良心价。比如说,我们每周三下午上的“法语小青蛙”课程,它类似于国内的体能课,只是它是用法语上的,每周一节课,一节课1个小时,费用是一个学期10欧元。而这个费用仅仅是为了在学期末给任课老师买一份作为感谢的礼物用的。
在德国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叫做Haus der familie的机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家庭活动中心,其中有大量的儿童活动内容,随便打开任何一个城市的haus her familie页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丰富的早教课程,从对准妈妈的育婴培训,刚出生婴儿的亲子按摩课程到青少年的各种特长培训应有尽有。丰富的课程,优秀的师资,还有因为政府补贴所实现的低廉的价格保证了让社会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都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或许这里没有什么高数班或者写作课,但是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一个孩子,白人孩子,亚裔孩子,非裔孩子都同时上着那么几门辅导课,忙忙碌碌接送孩子穿梭于不同课程中间,为了各种课程的上下课时间挣扎的家长们并不比我们的中国家长轻松多少。如果你在什么游乐场和他们聊一聊,他们一样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弹钢琴或者体育项目上的小小成就吹嘘一番,跟我们身边那些烦人的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家长没什么两样。
当然了,这些课外班相对于我们的魔鬼高数来说可算是过于轻松,过分有趣,但如果升学和这些课外活动的成绩一旦挂钩,压力也就随之而至。哪怕是玩儿,要脱颖而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课堂里的竞争又如何呢?或许在这里没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说法了,也没有哪一场考试会一锤定音的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因为小学毕业时每一场考试的成绩,每一堂的课堂表现,每一种课外活动的积累与成就,以及孩子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领导力等等都会最终影响对孩子的综合评价并决定最后会进入哪一种中学,如果孩子没能进入可以通往大学的文理中学,那么基本上,从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被定性这辈子只能当个蓝领了。这是一场持久战,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想想我们的教育环境,只看分儿就行了,而且随时可以来个屌丝逆袭,华丽转身,是不是相对简单多,宽容多了。
这里的老师不会对孩子恨铁不成钢,不会对家长耳提面命,这是一个需要孩子有“无须扬鞭自奋蹄”的觉悟的世界,如果家长对这种状况没有清醒的认知,而是满足于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假象,几年下来,到了决定性的那一刻,结果很可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这样一比较,我们国内每天在微信群里催作业,为了你的孩子呕心沥血,苦口婆心的老师们,是不是可爱多了?
当关于德国教育的公众文袭遍网络的时候,它迎合了太多人的畏难情绪,这像是一剂让人饮鸩止渴的麻醉剂,让我们误以为我们的无力感与挫败感都来源于我们糟糕的大环境,也让我们为自己的惰性找了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避难所。
我们的教育过分专注于文化课程,我们对于刻苦勤奋的执着导致我们对孩子拔苗助长,用力过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的偏差,就否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启发孩子天赋的努力,对于孩子社会性的塑造,领导力的培养等等这些学习活动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以及对于平衡这些方方面面所需要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智慧。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管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