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田宝谈写作的一篇文章《你拼命读书写作学知识,可生活为什么还是老样子?》,有感而发。
我为什么要读书写作?为了自媒体变现?
是的,这肯定是原因之一。否则我无法解释为什么类似《普通人逆袭自媒体变现月入过万》的文章会那么受欢迎。
我也喜欢看这样的文章,看得人热血沸腾,虽然我早已经月入过万了。
我想真正驱动我的应该是两点:
1,成为更好的自己
2,成为更好的妈妈
其实这两者是互联的。
01
我想起我刚刚上大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要横向发展,因为你所面对的未来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但我没有听,我没听懂。现在回过头想一想,其实妈妈说的不就是现在最流行的“斜杠青年”吗?
我跟妈妈聊天的时候,有一次她突然感慨了一下,她提起外婆曾经对她说:“好好学习,工人只是操作者,这个世界还是由知识分子主导的。”
但是我妈妈没有听,她也听不懂。但几年之后世界大变,早已证明了我外婆的正确。
我曾经觉得好奇,也有点儿悲哀。父母用半辈子的艰辛换来的感悟总是无法正确的传递给孩子。
我妈妈没有听外婆的话,而我也没有吸取教训。
我想我现在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我的外婆叫我的妈妈读书,可是她自己却不读书,她老老实实的做着工人的工作,然后告诉我妈妈“要成为知识分子”。
我妈妈叫我“横向发展”,但她自己却不学习,她老老实实的做着护士工作,下班就开电视打发时间,然后告诉我“要成为斜杠青年”。
她们都在要求下一代做她们根本就不了解的事情,她们对未来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猜测,却不知道具体是如何操作。她们对自己的人生显得那么的漠不关心,而这种漠不关心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
她们常常一边摸着麻将一边对自己的孩子说:“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啊”,也常常在发成绩单后对着孩子一顿训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成绩不好,将来怎么办?”
她们最怕孩子们问:“你为什么自己不学习?”
每当被这样问住的时候,她们就急得脸红脖子粗地说:“我们那个时候哪里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为了你花了多少钱?”
我厌恶这样的父母,我也很害怕成为这样的父母。
02
我的人生无趣到几乎没有回想的价值。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一路重点,顺风顺水,找了个清闲的工作,每天混日子。
我的人生几乎都是在满足别人的愿望,我读了妈妈觉得好的学校,我找了妈妈觉得好的工作,我成了妈妈口中可以拿出来炫耀的好孩子。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我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止步不前。
我有做过什么让人感觉有意思的事情吗?
我有做过什么让人回味无穷的事情吗?
我有做过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NO,没有。
我从来没有投入过,从来没有为什么而努力过,从来也没有为什么而激动过。我觉得自己面目平庸,没有价值,整天不开心,却又很难跟别人解释。
我曾经跟妈妈争执了一场,她觉得超级委屈,她为我付出了一切,让我读了好学校,找了好工作,过上了她没有过上的“好日子”,而我居然还不满意?!
可是我的脑子里却一直重复着她回家后整天看电视的场面,想起她习惯性的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想起她常常说:“我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你不懂!”或者:“你就是这样不懂事,要是都听我的多好!”
而我却曾经在她的愿望和我的快乐之中纠结,又焦躁又迷茫。我厌恶被控制却又迷恋那种被人安排好的安全感。
直到现在,我开始看书,开始写点东西,我才渐渐明白。
原来自己很无知,我的妈妈也一样无知,只有无知的人才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
原来犯错是人的必经之路,父母的指导也代替不了我自己要走的路。
原来很多时候选择没有对错,就算有对错,没有能力没有经验的我也分不出来,不试着走一走,如何能闯出一片天地?
原来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原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说给他听而是做给他看。
原来这个世界的变化是这样快,我们不学习,哪里有底气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的意思!”
03
李笑来的一本《财富自由之路》点醒了我。
你相信人生是一条复利曲线吗?
NO,我原来不相信,我以为人生是水平线。我以为人生就是这样的,而人生成败靠天分和运气。
你相信学习有方法论吗?
NO,我原来也不相信。从小,奶奶就说我是读书的料。我信以为真,总觉得读书考试真是很轻松的一件事,甚至于从来不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你相信思维模式可以升级吗?
NO,我想都没想过,我以为思维模式是天生决定,而一旦过了18岁就再也无法变化的东西。
这真是一件很坏的事情,我把自己锁死在这样一种不上不下的境界中,无法再精进了。我已经忘记从何时起,我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继续向上的机会。就好像总是玩一些低难度的游戏,无聊透顶却让人变得惰性起来,再也不想增加难度了。
我想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体制内”的生活:“温水煮青蛙!”
我想我终于知道自己烦躁的原因了。我就是那只坐在井里的青蛙,过着虚幻中的无忧无虑的稳定生活,却隐隐的觉得不对,仿佛一切都是幻象。
而李笑来老师的那本小册子却很清晰的告诉我:“那就是幻象!”
从来没有什么是永远的稳定,只有放弃一部分的安全感才能活在未来。
而未来才是真正重要的,因为我的孩子就生活在那里,我又怎么能对未来如此的漫不经心呢?
04
每一个妈妈都有义务去读书写作。
我是真的这么想。
第一,读书写作让我快乐。
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想法,新奇又超前,我很想去验证一下,去感受一下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看了区块链的书,我不会再觉得“跟我没关系”,而是会想“这种模式很有趣,可以做到什么地步呢?”
我会去参与,会去思索,为什么这个能行,为什么这个不能行。
又或者我看了《好好学习》中提到的心里表征。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果然是个差劲的老师,我总是苛责我的学生“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懂?”,但事实可能是我根本就没有告诉他们正确的思考方式。而我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就缺少思考,我把学习技能看成一种天分,忽略了它背后的方法论。
我开始关注自己是如何思索的,我的思索过程和那些牛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牛,而我却是个“不合格”的老师。
我的生活似乎又因为读书而充满了活力和乐趣。而快乐又充实的妈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第二,读书写作给了我另外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有一个兴趣爱好的感觉除了可以打发时间外,最让人高兴的是又拥有了一个让人认可和夸赞的机会。而人总是需要这样的认可的。
我想我的老公是被我的“歌声”钓到手的。唱歌算是我的一个特长,而有一个小小的特长却给生活增加了许多的乐趣,它总是能帮助你吸引到你想吸引的人。
但婚姻生活总是会慢慢的趋于平淡。一成不变的生活,一成不变的妻子,当他已经熟悉你,觉得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惊喜的时候,你的成长又能重新吸引他的目光。
男人喜欢美女,但更离不开善解人意,开朗有格局的女人。最好二者兼具,但如果非要二者取其一,恐怕个性和格局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前者能让人爱你一时,后者却让人爱你一世。
第三,妈妈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
我希望我的无知不要误导了我的宝宝。看的书越多,越明白自己其实很无知。越不敢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我明白自己是孩子的一盏灯,也仅仅是一盏灯。我要做的就是拼命的发光发热,照亮更远一点儿的地方。
所以我读书,我写作,我想记录我的成长点滴,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我并不是要叫他走我的路,而是让他明白我的迷惑,我的错误,我的思考,让他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书中找答案。
因为总有一天,他会走到我不曾企及的高度,我再也无法为他照亮前进的路,但我希望在这之前,他已经学会了自己去判断和选择。
同样的,我也希望他能了解我,通过我的文字——这个给了他生命的女人,她应该活得真挚又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抱着无限的期许。
她应该是充满好奇心,富有理解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她会成为他的朋友和伙伴,她绝对不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武断的评价,她会鼓励孩子用最合适的方式去试错,她会跟随孩子不断的成长,她永远不会放弃自己。
我想这些就足够了,足够我拼命的努力,只为成为一个配得上孩子的妈妈。
那个脆弱又坚强的小生命,我偷偷把他带来世上,他给了我无尽的快乐,我又怎么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耽误了他呢?
读书写作,学习成长,这些不是人生的点缀,这是一个妈妈应尽的责任。
而我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将来我的孩子不会用鄙视的眼神看着我,然后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对我说:“跟你说没用,说了你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