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街头一名流浪汉在网络上走红,他衣衫褴褛席地而坐,蓬头垢面却语出惊人。面对陌生人的镜头,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也告诫人们“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有网友称他为“国学大师”,甚至有人誉之为“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他的真名叫沈巍,1967年生人,大学毕业,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家中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已经流浪26年,是上海某区审计局长病假员工,26年来,薪酬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记得上写作课时,老师讲过新闻写作的一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在这个世界上,引起我们注意的,往往是那些不同于日常平凡生活的奇事、异事、新鲜事,也只有这样的事件,才会勾住人的眼球。
所以,坐飞机不是新闻,飞机摔下来才是新闻;动车平稳到达不算新闻,出轨翻车才是新闻;和尚念经不算新闻,和尚与尼姑偷情才算新闻……
当年大衣哥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与圆润高亢的专业演唱水准形成鲜明对比,如今邋遢的街头流浪汉与温文尔雅的国学谈吐也是天壤云泥。
科技需要创新,艺术需要出新,炒作更需要独一无二的新意。
一些深谙此道的选秀歌手,一上台就大吐苦水,搞得满场涕泪博取同情,然后才开始正式演出,以至于有评委提前告诫道:请先表演!
沈巍先生走到今天与他的一个爱好有关系——捡垃圾。从小喜欢捡拾废品,长大参加工作后依然乐此不疲,最终被单位领导怀疑精神有问题而劝退回家修养,和家里人也闹的不再联系,租房住又因为捡垃圾屡屡让房东给撵出去……无奈,沈巍先生选择了天当被地做床的流浪生活,不知不觉间,26载光阴匆匆而过。
他每天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捡垃圾和读书,有意思吧,牛粪与鲜花,象牙塔和托钵僧有机结合,日子过得好不惬意,好不逍遥。说到遗憾,沈巍先生说没有儿子,没有人喊自己一声“爹”总让自己感到有点伤感。
无论你处在社会那个阶层,都得遵守相应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习俗,说高雅点叫文化风俗,说通俗些叫生活方式。你得懂得并学会适应生活,这叫成熟或成长。当然你也可以毫不向社会威权妥协,唯我独尊,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可以隐居山林青灯黄卷,也可以像沈巍先生这样放浪形骸落拓不羁。
沈巍先生能从街头流浪汉到爆红网络的“国学大师”,应归功于发达的网络短视频。无线网络时代,人人是受众,亦是传播者。传统纸媒的单向性决定了受众的被动和时效的滞后性,而现代网络则是多向的互动,平台、传播者、表演者(信息源)都可以在网络狂欢中收益,有的短视频平台为了刺激传播者多发视频,实行积分奖励,人气爆棚的热门视频一天就有上千元的收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每天苍蝇般钉在沈巍先生身边的跟风者们,一天到晚簇拥着他们眼里的聚宝盆蹭热度,使得习惯了平静生活的沈巍先生不得不喊出:你们都是为了钱!能不能让我静一静呀?
请您别再去咬“国学大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