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片横行的档期,选择了《雄狮》,就是想安安静静的看一个故事。
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话题关于失踪儿童,影片制作很用心,最起码的一点,主人公萨罗以及同样被收养的另一个孩子,幼年时期的演员与成年时期的演员都有着极大的相似度,这一点就好过很多在选角上都敷衍了事的垃圾电影。
电影通过萨罗走丢,25年后通过网络地图和模糊记忆找到家为主线,通过不断出现的萨罗关于家的碎片记忆,从一个成年人焦虑困惑的内心来表现幼年走失经历对一个人的破坏性伤害。
先说说我所关注的事实。
网络上寻找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其中成功找回的大约只占0.1%。然而,这条数据被某名官方人员指出明显不真实,且回答的口径过于华丽,说近年来严打力度加强,发案很少。这一条不够严谨的回答自然不能堵住悠悠之口,更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种社会问题所保有的知情权。
法制网5月18日的一条报道说:团圆系统一年1274名失踪儿童回家,找回率97%。这算是能够找到的比较权威的数字了,但是却与那个传说中的0.1%的找回率相差甚远,真是谜一样的数字。究竟什么是神勇的团圆系统?
以上信息传递出可喜的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团圆系统正在以一种迅猛的势头,利用新媒体,将失踪儿童的找回率达到了97%。同样有数据说:美国儿童失踪找回率97.7%。抱着对以上数据真实性的不疑之心,我们也可以如此轻而易举的后发制人,在这件事情上,以后起之秀姿态几乎赶上了美国人折腾了30多年才有的水平。
倘若如此,倒真是可喜可贺可歌可颂了。
再说说我所关注的语言。
如果一定要给电影中的萨罗找不到家赋予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首当其冲的便是语言。萨罗年幼,所以记错了自己家乡的名字甚至是自己的姓名,这一点看起来合情合理。语言的沟通不畅,或许让他错失了些许找回家的机会。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的语言专业学习者,我过于敏感的认为语音语调,发音标准等问题或许也难逃起咎。
语言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关于教育、家庭、环境的大问题。
电影中的萨罗,是走丢的孩子中幸运的,遇到了收养他的家庭,得到了养父母真诚无私的爱,享受着殷实无忧的物质生活、接受了正规的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和家庭,让他拥有了颠覆性的人生,从小时候偷煤换牛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大有可为的青年。
倘若他没有经历走失,那个原本贫穷的家庭是否能够为他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庇护和养料,他会不会过早的失去教育的机会,用廉价的体力劳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这绝对不是那种会不会为了有钱的养父母离开亲生父母的混乱逻辑问题,也不是鼓吹物质条件与后天养成的因果关系,更不是忽略心理伤害只问结果的功利问题。只是想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探索一种可能性。
一种由环境,家庭,教育,改变生活的可能性。
关于这部电影,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很多。
暂时想说的仅此而已,没有总结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