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才想起,桌上的茶已经凉了。刚看完这本书的我,久久地怔住了,蓦然间不知所措。
我们身处在这个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他怎么就能如此毫不避讳的直面死亡?人终有一死,是什么让我们值得一活?
遇见这本书是在一个我很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上,看了推文之后我立马买回。我想知道,从一个医生的视角来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
这本自传的作者是一个神经外科医生,而我是一名神经外科护士,我也常常思考,人这一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也曾好奇,我们医生做手术的时候打开人类大脑,能不能从复杂的组织结构中探究出来人们都在想些什么?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保罗·卡拉尼什是一个很有文学天分的人,同时他也是斯坦福的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本科在斯坦福修读英语和人体生物学的他,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在博士阶段“弃文从医”,试图在神经系统科学领域追寻严肃的生理哲学。
保罗为了能够成功转型,刻苦钻研医学知识,最终他成功申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在6年住院医师生涯快结束的时候,保罗获得了众多极富盛名的全国性医学奖项,还即将成为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并拥有和管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一切看起来都在计划之中,稳步顺利的进行着。直到背上疼痛难忍,体重骤降,他才意识到长期高强度工作让他忽略了身体的健康。他被确诊肺癌晚期,美好的故事戛然而止。
保罗和妻子商量之后决定要一个孩子,在妻子怀孕后,保罗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逼迫自己重回手术室。去坚守自己神经外科医生的岗位,重新开始了一天14个小时的工作强度。我们很震惊,也很好奇,保罗为什么还要拼命工作呢,就不能好好休息,在家多陪陪妻子吗?当然,如果你亲自去问保罗本人,他一定会这样回答你: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帮助更多的人。
他说:“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他说:“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正真死去的那一刻”。
他开始重新拿起手术刀,在生命的压迫中继续探索生命的意义。在癌细胞的蚕食中,保罗完成了自己最后一年的住院医师生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专注于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满足和意义。作为医生,他在每一次手术中帮病人与死神搏斗,作为患者,他在日常的治疗中用意志与死神抗争。
保罗在做脑部手术的时候就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期望能通过手术挽救自己或者家人的生命,希望通过治疗能够让一切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事实上,一切都回不去了,生命在凋零。很多病人进行完脑部手术后,有很大的概率失去了思考能力、记忆能力、肢体活动能力等等,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跌。
可很多病人的人生追求是有质量、有价值、有意义的活着,而不是这样没有尊严的活着。于是,保罗又想起了文学对死亡的解读:人能不能有尊严、有体面地离开人间呢?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保罗开始忠实纪录自己的从医和治疗经历,不断剖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段难熬的时光里,是文学让保罗重获新生。在与自己的对话中,这一切好像又没有那么可怕,他学习着与死亡同行。在有限的时间里,他尽可能多的填充进自己的思想、行动,他抓紧一切时间缝隙写书——在候诊室里写、在病床上写、在躺椅上写。
保罗奋战在自己的人生战场上,就是要有尊严和价值的活着。可恶性肿瘤终究没有选择迟到,故事的最后,作者保罗没有彻底写完这本书,停笔于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妻子在补充的后记中提到,保罗的遭遇令人悲伤,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悲剧。
书中保罗还提醒我们,行医是一种使命,别让自己成为单纯的医疗工匠。医生是一个徘徊在病人生死之间的职业,我们的治疗对象是人,要具备同理心和人本主义价值。医生除了看病,更重要的是“看人”。
保罗短暂一生的成就:斯坦福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斯坦福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还有数不清的学术奖项与荣耀。这一切在他人眼中可能看似金光闪闪,但保罗从不是为这些而努力。他只是,自始至终,都忠于自己所追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而认真活着而已。
《当呼吸化为空气》,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断冒出这句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后记中提到,“我虽死去,福泽绵延”,我想这应该就是保罗心中值得一活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