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懒惰之人,也是个节俭之人,所以,可以电话,就不短信,可以视频,就不电话。当然,视频本身就有电话短信比不了多少的优长——能够看得见彼此。
母亲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从不排斥对新鲜事物的学习。但是,她却迟迟没张罗着学习手机视频这件事,因为她觉得自己识字不多,定然是玩不转的。
起初,母亲想与大姨小姨视频通话的话,只能是趁我们在家的时候,而且大姨家的表姐们也得有空才行。因为视频那端的姨们也得借助孩子的手机才可以。
后来,父亲换了一部智能手机,随之母亲手机视频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不过,出现在视频里的联系人也就那么几个:除了我们这几个孩子之外,就是大姨小姨。连线率最高的是大姨,我排在第二。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和母亲之间的距离最远!
去年,母亲也换了一部智能手机,主要目的就是方便视频联系。在我们看来,视频根本不用学,小菜一碟。可对于母亲来说,这事并不简单。不过,好在母亲这人有一股韧劲儿,学会自是必然,不过是时间长些罢了。
母亲说,她能够学会手机视频通话,主要是我教的好。之前,父亲教过她,弟弟也教过她,但都没有彻底教会,最终不了了之。不过,我想母亲应该是忘记了她曾给我们说起的“第五个烧饼”的故事了吧。
母亲能够学会手机视频通话,除了那前几个“烧饼”的功劳,也和她的耐心练习不无关系。那段日子里,我经常能接到母亲的视频,有时一天好几个。每当我接通的时候,她都会抱歉的笑着说:我没什么事儿,我就是发一个试试,看看我还记得不记得。
母亲学会手机视频之后,就几次三番鼓励大姨也去学。她不止一次的对大姨说:这个一点都不难学,你让孩子多教几遍,自己再多练几遍,肯定就能学会……
不料,我那固执的大姨竟然真的去学了,而且很快就能熟练使用了。现在,他们姐妹俩视频通话,完全用不着孩子们帮忙了。对她们来说,这才真正实现了自由通话;对我们来说,这也解放了我们这些话务员。
如今,母亲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视频的。至于视频内容,自然还是电话中的那些老生常谈。她只不过是把以前电话中常说的话放到视频里来说而已。打个比方,就如同那新瓶装旧酒吧!
母亲现在是个闲人,故视频通话多是由她发起的。我上课不带手机,往往不能及时联通。这不,母亲无师自通,学会了语音留言。当然,留言的内容还是那老生常谈罢了。
不得不提的是,母亲的视频构图技术非常一般,因为她始终把握不好手机摆放的角度。我看到视频里的她不是露个脑袋顶,就是露半边脸,或者干脆什么也看不到。
起初,我还提醒她,她也会转转手机,调调角度,但是一会又就复原了。慢慢地,我竟也习以为常了,以至于觉得这样也很不错。不过,我确定她那边可以看到完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