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政治人物的书籍也大多敬而远之。没想到国庆假期的一次书店闲逛竟然对吴领导的《闲来笔潭》颇有感觉,立在书柜旁一看就是一下午,当抬头发现窗外已经是华灯初上时,不得不暂时丢下书匆匆离开。我实在没有想到,一个退休的国家领导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朴实无华又实实在在的厚重情深,看似没有文学大家的描写手笔但却有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大胸怀和历经磨难之后面对人生进退取舍的大智慧。
关于苦难,人都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可是如果有得选择,又有几人会去主动选择这样的财富?因其不可选择和不能躲避,走过苦难这苦难就成了一笔财富,走不过苦难那么人就成了苦难的一部分。
极度贫穷的家庭给了作者一个苦难的童年和心酸的求学之路,这样的文字读起来既遥远又熟悉。苦难中求人比登天还难,人情比纸还薄,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也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走过苦难所带来的财富里面往往又包含着善良和忠义。
在《江城琐忆》、《以活对活 以放对放》、《十下鄱阳湖》和《八一桥头的两只猫》这类文章里,我读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初期的各种社会现状以及由改革所带来的种种艰难阵痛,也读到了作者对江西人民的浓情厚意,还读出在当了主要领导之后作者依然窘迫不堪的家庭生活。
整个《岁月难忘》专辑里面,大体上能读出作者的生活轨迹和工作变迁中面对各种千头万绪又纷繁复杂的状况如何处理决断、如何既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抓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种种“夹缝”里求生存求发展的奋进之路。
作者每到一个地方,重视并且做好三件事,一是经济,二是教育,三是信访接待处理。发展经济是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质量;为组建南昌大学三请潘际銮、组建新山大;信访工作是个“安全阀”,处理好了能消解百姓的怨气,减轻维护社会安定的压力,处理不好这阀门必然会带来遗患无穷。
读完《岁月难忘》这个专辑,我真的很吃惊,原来我们也真的有这样的领导,心底由衷的起了一丝别样的情绪。
人生是一个过程,有上坡、有高峰,但最终都要落幕,这是规律。《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尤其对于政治人物更是如此。
作者在《退休后的心态里》这样说:作为政治人物有个好的结局不容易,新老交替是自然现象。一个人上进不容易,但退下来并很快淡化,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早退晚退都是要退,晚退不如早退,退下来对党、国家都有好处,对家庭和自己也有好处。退休后的作者生活更有规律,睡眠也好,心情也放松舒畅多了,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和检视自己的走过的路程。
在《对“一分为二”的思考》里面说: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之一,然而并不是任何事物、任何情况下都“非此即彼”。看问题有时候就该多换几个角度,在策略上就有利于争取多数,争取主动。在《夹缝与“二月天”》里这样说:世人谁不是处在夹缝中呢?人生的旅程往往就是各种宽窄不一的夹缝,这夹缝既有形又无形,既具体又抽象。
夹缝的坚壁有道德的规范,有法纪的约束,有思想的局限,有心理的障碍。人生的夹缝有刚又柔,有流出的蜜汁有带刺的玫瑰,有凸出的尖峰有喷出的毒液。人在夹缝中免不了左右为难,只有左右为难人才能逐渐成熟起来。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难达之于有尽之言,所以又总会有多少言外之意和不言之意。《可恶的蚊子》、《猴子的启示》、《凌霄花》、《屈伸有度》、《从马哈鱼说开去》即是这类的文章。表面上是在对动植物发表看法议论,实则深意远在其外。
作为中国的政治人,身处官场,风云变幻步步惊心,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初衷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委屈荣辱又岂是文字所能言明的呢?又怎能去言明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的凌霄花硬是把一颗上百年的柏树活活缠死——这样的语言也只有作者能用得如此出彩!还有“我不伤害飞禽、昆虫,但对蚊子之类的害虫就另当别论了,见了他们断然不会心慈手软,技术不敢恭维,但打击力度一定是大的!”这样的语言,字字如铁,我又分明读出了某种情形下的果断和坚决,不禁发出一句赞叹:好样的!
如果说《岁月难忘》和《静思杂记》的前半部分给了我一段苦难和复杂不平的阅读旅程,那么《静思杂记》的后半部分和《读书随感》则开启了另一段远离官场之后的闲适自由又美好的阅读之旅,这段旅程传递有纯粹文人的浪漫情怀,有站在高处对人类哲学的思考,有学术性的论述比较。
《山路漫漫》、《逛街遐思》、《秋游姑苏》、《不止是踏青》、《盈盈一水间》、《游园乐》、《淮坊欢歌》这类文章远离了政治,闲适安宁又饱含深情,我读出了作者铮铮铁骨下的满腔柔情,这真的很让我意外,一个政治人,也有着这样的侠骨柔情和浪漫情怀。
《读书随感》这个专辑里,作者的阅读高度和广度不是我这样的小女子能跟得上的。在《美学笔记》里,说到刚柔之美,动静之美,延伸到现实人生中,他这样说:工作时,不甘人后、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充实忙碌、坚忍不拔,这是偏于刚性美的追求;退休了,就该环境清静,生活闲宁,自然怡乐,这就是一种柔性之美。又说:在现实世界中,人心里的美与丑、高贵与卑贱、圣洁与邪恶、善良与残忍,在绞斗,在博弈,在较量,但总的趋势是在走向进步,走向美好。
关于欲望和宽容,欲望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恶性竞争、巧取豪夺的发动机。一个人没有欲望不行,有太多欲望也不行,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欲望呢?作者通过他的《读书随感》告诉我处理好欲望需要智慧,培养自己的宽容需要胸怀。只有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这种欲望才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就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每个人都要调整心态平静面对,同时宽容不是不讲原则,不讲是非,在许多情况下,宽容也是原则。人的一生既要宽容别人,更要宽容自己,有时候宽容别人简单,宽容自己却不一定能做到。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闲来笔潭》的这几天里,随着阅读的深入总会浮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于脑海,似乎也是这样一路走来,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官场的荣辱得失,人生的感悟等等。因为这个身影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特别亲切,也因为作者的这本书,我真正的懂得了宽容和放下,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放下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我在想:如果官场上能有三分之一作者这样的人,那么百姓的怨气还会这样多吗?如果官场上多一些读书的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落马的贪官吗?我不过一个家庭主妇,不懂政治、远离政治过自己的小日子是我的真实写照,但也一样期望国家更好一点,民族更强一点,这样的心应该当下国人的真实写照。
写完以上读书笔记是10月17日,新闻里播报我市某重要领导被双规。
(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