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4日
下午先生参加个活动,为了给父子独处的空间,我说我不去。孩子说:“妈妈,你去我才去。”
一家三口就出发了。
先生在前面开车,我跟孩子在后面闲聊。我笑问孩子:“儿子,《科比传》你看完了吗?给妈妈分享分享?我搜集搜集一下讲课的素材。(太直接)”孩子说:“你要想了解清楚,还是自己去看吧。”我说:“你看的书我都想看,那个个名人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妈妈实在是没时间看。对比《乔丹传》,这本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啥?”孩子说:“乔丹有百万粉丝,不过只有科比是唯一把榜样当目标来要求自己的。妈妈,你要是讲课用这个,你说科比是少数粉丝中之一,不要说唯一,肯定不是唯一,只是说科比是粉丝中成就最大的。科比是唯一一个各方面能力都次于乔丹的篮球明星……”
“乔丹和科比对比,有啥不同的优势和共同的优点?”
“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强迫症,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但用在队友身上,会导致矛盾和冲突。比如科比和奥尼尔的决裂,奥尼尔没办法只好加入了阿迈密热火队……(这就像我们做家长的,对自己要求高,对孩子要求低点。成年人都是这样,对自己要求高,对身边的人要求低点)。科比比乔丹职业生涯长,科比高中就入NBA了,1996年-2016年,36岁退役的。乔丹是上大学才加入的。全明星得分科比排前三,上场时间长,4万分钟,不算乔丹在奇才队5000分钟,科比在场时间比乔丹长。乔丹在公牛队,科比在湖人队,教练禅师菲尔杰克逊带过他俩,杰克逊他比较喜欢东方的教养禅宗啊啥的。乔丹和科比分别给杰克逊得了五枚总冠军戒指……NBA这次筛选咱们国家没一个人选上,美国人喜欢篮球,除了打篮球还是打篮球,咱的国球是乒乓球……”
我一边听一边记,先生除了中间确认一下阿迈密热火队,基本没说话。
就这么一路聊着到了目的地。我和孩子下车走在前面,先生停车在后面。天太热,我加快步伐向前走,走着走着,孩子向后看看在远处的先生,就掉头向回走说:“哎呀,我还是跟爸爸一起,跟爸爸一起更踏实。”
一会儿就看到有工作人员去迎接先生。
参加完活动我们就回家了。
七夕,晚上我们在外面吃饭。房间空调太冷,先生拿着烧烤的签去合空调扇页,弄了几下没成。孩子说:“爸爸,你手可以碰到了,用手弄。”一下子就弄好了。我笑赞先生:“真是个人才。”孩子笑说:“是说我吗?”“说你爸。”“我出的主意呀?”“哈哈,你俩都是人才。”一家人说说笑笑的。
我笑问孩子:“今天参加活动,为啥要跟着爸爸?”孩子笑说:“跟着爸爸有排面。你待人接物方面不如爸爸,你只会跟在爸爸后面说你好你好。”
孩子一句话又说得我断电了,确实如此。
先生笑说:“儿子,这是工程项目的活动,爸爸在行。人人都有自己的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作主。咱要是去心时代,咱爷俩都得低调,跟在你妈后面。这要是去你学校了,我和你妈都得跟着你了,你得给我和你妈介绍介绍这是啥那是啥,这个老师是谁,那个老师谁,是吧?”
孩子笑:“还真是。”我两眼放光笑赞:“乖乖类,你这调整了认知。”孩子笑:“这就叫格局。我缺的就是格局,你们好好培养我的格局。”孩子笑说:“是我表现坏你们被叫去学校,你们到校门口让看门的大爷开门,大爷出来一看说又是你们俩……”三人又说笑一番。
先生对孩子笑说:“你得感谢你妈,你是沾你妈的光,有这个福气吃这顿饭。”
孩子笑说:“有母亲节是吧?将来等我长大了,母亲节的时候,我送我妈个手机,我说爸爸,你是沾了我妈的光。你是啥感受?”先生说:“你这小子。没事别惹你妈,这女人都记仇,惹谁都别惹女人。”
正说话间,服务员过来说刚才我们付过款的某个菜没有了,等会加菜了抵账。我跟先生说:“一会儿好好跟人家说话,别吵架。”说好之后,服务员出去了。孩子笑说:“妈妈真是记仇,妈妈这个提醒还是因为没忘前几天你跟XX有个冲突的事……”
一家人说说笑笑吃了饭。回家孩子又背了书。
先生说我:“下午在活动现场那么多人你非得让他背书(我还以为参加那个活动要到很晚,没空背书了),环境那么乱,压根静不下来背。你说得他可烦,既然出去玩了就好好玩,别提学习的事。”我说:“你说得对。”
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能搞定孩子的一切,自己生自己养,也能把孩子教育好。随着孩子的长大,才发现养育孩子是靠夫妻两个人的。孩子越大,自己越搞不定。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孩子仰望父母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庆幸在自己脸还不那么好的时候,有另一张脸弥补了一丢丢。
成功日记:
1.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2.一盆在室内养了三年的花儿都快死了,放在阳台上养了仨月,不仅郁郁葱葱,竟然开起了花。养花尚如此,养孩儿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