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上的悠悠岁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扁担是考验农村孩子的标志,要么在它的重压下弯腰屈膝,要么挺起腰杆顶天立地。
----作者题记
上面这句话,是当时我们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父亲醉酒后教育我的。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晰,是因为母亲也常用同样意思的一句话来不断地教育我们兄弟,“好男不吃十年闲饭”。
是啊,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通过上学跳出农门出人头地那永远是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四邻八村三五年也考不出一个吃皇粮的。为了生存,必须早早地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洗衣做饭,挑水担担,拾草放羊,下地收割,千百年来,生生息息,都是这样的简单循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是,不到九岁的我,为了能够“顶天立地”,早早地把扁担挑在了肩膀上。我们村是从黄河滩区1969年才搬迁出来的移民村,只有用耕地换来居住的200亩地,周围的土地都是附近几个大村的。村里没有水库,吃水要到南面的临河村水库和北面的东三村水库挑,来回都得3公里以上的距离。第一次那不叫挑水,是和哥哥抬水,扁担一人一头,中间吊上两桶水。后来哥哥自己能挑水就不和我合作了,我只好从挑两个小半桶做起。一点一点增多,终于能够挑两个满桶,弯着的腰也逐渐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