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收纳整理,让孩子在收纳过程中学会思考,整理过程中形成良好品质、动手过程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近期,教育部也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9月份「收纳整理课」也将作为 “ 日常生活劳动 ”,之一,开始走进中小学各个阶段的劳动课堂上。
第一学段(1~2年级)收纳整理内容
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比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
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
第二学段(3~4年级)收纳整理内容
定期整理居室里的书柜、衣橱、鞋柜和教室里的 “ 图书角 ”、卫生柜、讲台桌面。
将物品摆放整齐,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
第三学段(5~6年级) 收纳整理内容
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
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四学段(7~9年级)收纳整理内容
灵活运用收纳整理的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对家庭各居室和教室内部物品的收纳整理。
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设计有特色、易操作的环境美化方案。
独立完成外出远行的行李箱收纳整理,依据行程安排、天气状况准备衣物和生活用品等。
由此可见,收纳整理对孩子非常重要。让孩子学会收纳整理,可以让孩子的自理能力更强。
当为孩子们种下了收纳整理的种子,以后他(她)也可以收获有序的人生。
收纳整理,其实也应该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能力。
我在这两年多的收纳整理学习及实践经验中,摸索出适合孩子收纳整理的一些技巧和建议,今天分享给大家,也许对大家在教孩子做收纳整理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1.尊重孩子的分类习惯和喜好
孩子也是一个个体,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物品分类习惯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所以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在做收纳整理时可以和孩子商量,试着观察和了解他,遵循他们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做收纳整理工作。
比如孩子的玩具分类方式:
可以先按喜欢程度(最喜欢的、一般喜欢的)、再按种类(积木、桌游、车)来进行分类。
2.选择适合孩子的收纳方式
最好选择开放式空间,不用开柜门、拉抽屉,一目了然。
平视式空间,孩子拿取时不用踮脚、够手,视线到腰部之间为宜。
3.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适时调整
根据孩子不同年龄、身高、生活习惯,主动询问他们的想法,灵活调整适合他们不同时期的收纳整理方式。
4.把要收纳整理的东西列一张清单
在收纳整理东西之前建议整理一份清单,根据清单来做收纳整理。
5.一起商量物品的摆放处
决定东西放哪儿的时候,要考虑孩子使用时的方便程度。而且光父母思考是不够的,要和孩子一起思考应该放在哪里。
6.确认收纳整理的位置
如果不安排指定好收纳整理的位置,所有的东西都凌乱摆着,这里也有,那里也有,家里看起来会乱糟糟的。可以把位置指定在方便收纳和拿取的地方,经常使用的地方或者离使用场所比较近的地方。这样用的时候能马上拿到。
7.确认收纳的空间是否够用
考虑收纳整理的空间能否放得下需要收纳的东西。如果不清楚,可以实际考察,做出推测。对于孩子来说,判断起来可能更加困难,这个时间就需要家长提出建议。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试着先放一下。这样对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感是很有帮助的,下次再收纳的时候,他就能试着判断了。
8.考虑物品的关联性
有关联的东西,经常会一起使用,这些东西可以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一来,要用的时候就能很轻松地拿到了。比如成套的睡衣,就可以放在一起。
孩子刚开始自己在做收纳整理时,无须在意整齐美观。做为家长要学会放手,做个支持者。
在孩子做收纳整理时,父母作为收纳整理顾问,要始终扮演协助孩子的角色。让孩子在这一系列收纳整理活动中感到轻松愉悦。
劳动创造最光荣,让孩子通过学习收纳整理,学会收纳整理,在成长的“土壤”里生根萌芽,茁壮成长。
今天的收纳整理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更多其它方面的收纳整理知识,姿巧在后面还会继续分享。
喜欢和热爱收纳整理的亲们可以继续关注姿巧,也可以评论区一起讨论学习。
作者介绍:
做热爱之事:个人管理(包括形象、健康管理及个人成长),家居美化(收纳插花)。
人生标签:愿与同频的你 在这里相遇,一起成长 ,一起充实、丰盈自己用温暖的光,照亮他人。
人生金句:自律苦一阵子、懒惰苦一辈子!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坚持下去,就会带来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