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好车我和妹妹往曹妹家走去。进村子有一条较窄的小弄堂,只能容一辆电动三轮车通过。弄堂两边是村民的住宅房,每家每户都有高高的围墙,围墙内外都种有枇杷树。一路走过,枇杷树比比皆是,每棵树上都结满金灿灿的枇杷果,好诱人!
妹妹来过几次,但是村子里的宅院都差不多,到底是哪一家一时也不确定。走到大概的位置,妹妹又微信联系了曹妹。曹妹在微信语音里说:哈!我已经听到你们的说话声音了,站在原地别动,我出来接你们。原来我们已经到了曹妹家门外只是不确定是不是她家。
曹妹出来把我和妹妹迎进去。曹妹家建在半山坡上,一幢两层小楼,楼上是卧室,楼下是客厅、厨房、还有两间偏房。
一进屋就看见偏房里面放满了一筐筐采好的枇杷。曹妹告诉我们这些枇杷都是昨天采好的,准备包装好后发货的。
在客厅门口也有一些包装好的枇杷,一只一只用泡沫小网袋套好,再装进纸箱里。曹妹说这些是发比较远的地方的,都是网上的订单,所以包装要好,以免运输途中碰伤。
我们在曹妹家稍作休息,喝了一杯她家自产的碧螺春茶,这茶清香扑鼻,有一股果香味,一口喝下去沁人心脾,连我这不懂茶的人也觉得好喝。
喝过茶,曹妹就带我们去她家的枇杷园。说是枇杷园,其实就是种在山上的几十棵枇杷树。整座山都是枇杷树,其中有几十棵是她家的。
一路走上去两边都是枇杷树,只要一抬头金灿灿的枇杷就在你的头顶,张开嘴巴就能咬到,我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站在山上往下看就是一望无际的太湖。真是:山上果飘香,湖底鱼虾肥。
到了枇杷树下,我们就开始采摘。一开始我有点不敢下手,生怕碰坏了这娇贵的果子。曹妹说采枇杷手不要碰到果子,只要捏住果柄,轻轻一折果子就下来了,然后放到背篓里,这样就不会碰伤果子了。
按照曹妹的方法摘果然很灵,一个一个轻轻采下放到背篓里。我们挑的枇杷个头都好大,差不多比乒乓球小一点。
曹妹说西山的枇杷名称叫“青种”果肉白中带点黄,甜中带一点酸,吃起来口感更加鲜洁。东山的枇杷叫“白玉”,果肉较白,口感清甜。“白玉”比“青种”要早一点成熟,所以东山的枇杷是抢了上市的先机,名气较“青种”响,价格也贵一点。
吃过“青种”的人就知道这种枇杷口感更好,西山人则认为“青种”比“白玉”好吃,所以一般西山人都种“青种”。
曹妹让我们边采边吃,她说刚采下的枇杷新鲜,酸甜可口。喜欢吃甜一点可以放一天再吃,酸度会下降,甜度会上升。我一边采一边尝了两个,嗯!酸甜可口。相比“白玉”,“青种”的味道更加浓郁。
和妹妹两人边拍照边采摘,不一会儿就采了一背篓。我们把背篓斜挎在肩上,感觉勒得肩膀疼。曹妹说她们采枇杷就是这样斜挎在肩上的,采满了就换一个背篓。一天下来肩膀疼得不行,还要把采好的枇杷挑下山去。
我说果农也真不容易,很辛苦的。曹妹说是呀,现在这些果子销路很好,都能卖出去,也没有白辛苦,一年下来收入也不错。以前果子销不出去都烂掉,那才是真的苦呀!
采了一背篓又热又累,我和妹妹就打退堂鼓了。对曹妹说不采了,就拿你们采好的带一些回去。
下山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爬在树上采枇杷,看模样有七十多岁了。曹妹说那是她伯母,身体可硬朗了,别看她都七十多了,上山采果子在树上爬上爬下身手矫健着呢。哎呀!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比她年轻几十岁,真是自愧不如呀!
下山来到曹妹家,把采好的枇杷装箱,刚好两箱。又装了采好的枇杷六箱,一共八箱四十斤。曹妹又送了一些太湖杂鱼让我们带回去,这趟西山行,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