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日记(素稿)

今天是2025年3月8日周六,也是三八妇女节,睡了个懒觉。上周连续加班,尤其3月7日干到凌晨1:30,得缓一下。

吃完早餐,研究好友推荐的“滴答清单”,在帮助页,提到了“精力管理”。在“得到”查了一下,有电子书,按照《输出式阅读法》书中提到的“三分之一阅读法”,中午前搞定。

现在就践行,不以“输入式成就”自嗨,用自己的语言,“输出”出来。

这本书,和我前见天看的《财富自由之路》有一个观点,是充分吻合的,就是:我们不能控制时间,但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在《财富自由之路》表述是注意力,在《精力管理》中的表述是精力,其实这和我之前的体会,能量是一个意思,即“注意力-精力-能量”。

《精力管理》是老外写的,老外写书有个特点,就是观点都是原创,且书中内容具有实操性。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明明可以一篇文章可以说明的事,比较啰嗦,一个问题,反复用事情来论证,洋洋散散写一本书。

《精力管理》框架如下:

一、全情投入(即将心注入)

人生需要“将心注入”,全情投入去做事、生活。

二、几个观点与我认知不一样

1、人生本质不是时间管理,时间我们是不能控制的,人生本质就是精力、专注力的管理

2、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由一系列短跑冲刺组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通俗点讲就是活好当下,把当下每件事情做好,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一句“过好人生”,人生是啥,谁都说不清楚,但全情、专注的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相当于一次次短跑,每次短跑的成绩优异,那马拉松的成绩必然很好。

3、人生不是依靠自律,而是依靠习惯,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成为自己、成为系统、成为习惯”。通俗解释一下就是,每天靠一个个微小的行动,让自己天天进步,每天微小行动的叠加,就自然而然变成习惯了。一时,可以靠自律,但如果长期靠所谓的意志力,所谓的自律,那100%是坚持不下的。比如健身,有时间就去,有时间就锻炼,一段时间下来,自然就养成习惯了,这样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

4、精力也好,注意力、能量也好,是波动的,有消耗,也需要恢复。

三、精力的组成

精力由:体能、情感、思维、意志组成,这是书中的表述,这不好理解。

我结合自己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

体能,解释为身体更好些

情感,解释为情绪为更好些

思维,解释为思考更好些

意志,就是人生的意义。

上面四部分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管理的。

1.人的身体是精力的根本,拿通俗的话说,就是健康第一,健康是人的1,其他都是0,

2.有了身体,第二个就是情绪,就是自己要察觉它,接纳它,它自然就消失了,就是说自己可以有情绪,但一定不能情绪化。因为情绪是极其消耗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力的,通俗一点讲就是极其消耗能量的。

3.思考,每天要复盘,积极思考,书中提到的三明治沟通法,很有借鉴意义,就是和人对话的时候,三段论,首先肯定对方观点,肯定他提出问题的积极意义;第二就提到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不带情绪去评判,评论;第三,以鼓励结尾。

4.意志,就是自己要问自己,自己要活成什么样。比如一个月以后,自己想变成什么样,那就以一个月后的自己的,来要求自己的每一天,要目标驱动,而不是结果驱动。

四、精力管理三步骤

1.目标;2.现实;3.行动

其实,这个用GROW模型,更清晰表示:

GROW是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即目标(goal,G)、

现状(reality,R)、

选择(options,O)、

意愿(will,W)。

当你发起“当好自己的教练”的心愿时,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内生动力,驱动你开启思考人生模式,自发地规划未来。

当你把对未来的憧憬写在纸上,就可以进入自我监督状态,愿景会陪伴你左右,成为监督你去行动的眼睛,也能让你浑身充满干劲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