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和昨晚一样:急诊挂号窗口排着两条长龙;120急救车的担架抬上抬下;开方式的急诊区,每个科室只在墙上挂个名牌——外科、内科、神经科、皮肤科、孕妇急救……《乱世佳人》、《太阳后裔》,这里就是战地急救的拍摄现场啊……握着一把打印单子的丽华再次搀着她七十岁的老母加入到这夜场里来。
“医生,我们昨晚来过的,打了止吐针,缓解不少,但是下午又开始呕吐!四天没法吃东西,整个人已经站不住了……”
“你快去租个床,需要打点滴补液!”
丽华她把妈妈安置在一张桌子旁边,让她靠着,已经没有座位了,凳子上躺满了病患。直床是带轮子、可以打吊针的铁床,四十岁的丽华偏胖,推这个和推购物车差不多,只是床更长,推快了不容易把握方向,容易横过来。“妈,你能上来吧?”丽华扶着妈妈躺到床上。“妈,你拉裤子了吗?”“没有”“那你放屁了?”“没有”一股臭气弥漫在身边。丽华突然听到一个女人断喝:“我这辈子跟了你,受这个罪啊!”直床上躺着一位六七十岁的男人,另外两个男人拿着手纸劝着女人:“行啊,先给他擦吧,一会儿转院的车就到了,不能这样上车啊。”女人一边擦一边呵斥,丽华没有恨她,反倒很同情她。来了三个魁梧的男人把这个老人用被子裹起来绑到担架上抬走了,那股子臭气也消散了。
终于排到丽华:“医生,病人在那面补液,这是新出来的化验单。”“有糖尿病,胃肠炎,还有脑梗?看CT头部问题不大,还有肾囊肿……”丽华脑子嗡嗡的。“还好,这三项指标还可以,如果三项都低就心衰了——这几项也可以,否则就完了——我再给你加点药,目前病人的各项指标还可以,用药最大限度缓解她的症状,让她恢复到以前。”丽华已经不会思考大夫说的是什么,只是照他的要求办:付款、拿药、找护士打针、抽血……
吊针快的一个多小时,慢的两个多小时,大夫说都打完了看情况再说。现在是凌晨一点半丽华竟然一点不困。妈妈床位旁边是个男生,高烧。同寝室的三个男孩陪在他旁边,帮他测体温、拿药,相互开着玩笑。丽华揉揉眼睛,不知道是眼睛疲劳还是泪水,她忽然感到一丝委屈。老公晚上加班回家,她已经带妈妈出来了,女儿还小,老公带着孩子还照看着老爸。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丽华在电话里说,没什么大事,就挂几个吊针,让他们先睡,打完了就回家,但现在快三点了还没打完……
四点钟急诊室已经安静下来,保洁员开始拖地倒垃圾,处置基本结束:转院的转院,住院的住院,回家的回家。就剩下丽华母女和那几个学生,那个男生高烧已经退了,在床上睡着了。丽华这面最后一个吊针也快结束了,她正想去喊医生,一个中年男人握住医生的手:“谢谢,大夫,谢谢你尽力了!”“家属很好,你们家属做的非常好了。”两个男人一直握着手,大夫拍拍男人的肩,男人用力拽大夫的手,握了一会儿,两人分开,男人掏出纸巾捂着脸哭了。在这清晨,看着对面痛哭的陌生男人,丽华的眼泪也淌下来……
丽华找到大夫,“目前来看,症状稳定下来了,只是这一项偏高。”“那这个什么酶是管什么的指标?”“啊这个,是心脏肌能的指标,说明对心脏造成了损伤,白天回家观察,如果有胸闷呼吸困难赶快来急诊……”正说着,丽华身后推出一架直床,上面罩了白单子,下面露出白色卷发,是那个陌生男人的妈妈,排队的时候丽华看过他们。没有恐惧和嫌弃,丽华侧侧身,目送着直床离开。“好,就这样,拔针吧。”大夫接着说,“别忘了我嘱咐的那项指标,感觉不好马上去医院。”“谢谢大夫,你忙了一晚上……”“没什么,我们就干这活儿的。”这么多天丽华脸上第一次有了笑容。
扶着妈妈走出这寂静的急诊区,丽华好像打赢了一仗,和医生一起抢回一条命的感觉。每当夜晚降临,那里的战争又开始了吧,一场场生命之战。去过那里人会变得珍惜和感恩,会提升幸福感,每一个平常的瞬间都变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