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知:
1. 留存率的定义
一定时间内,新用户成为老用户的比例;是运营的效率指标,
拉新-留存-转化;
例如:日留存,次日留存;周留存,月留存
社群要一定时间内清除人员,保持社群的活跃度。
DAU:日活跃用户数;
推荐书籍:中信出版社《参与感》(小米公司)、《情感驱动》《小群效应》
例如:可口可乐,本质上是品牌营销公司,品牌百万;
麦当劳会买地,每一家麦当劳会有可口可乐;
留存就是留心
2. 小群效应
人性:人人都想进入大群,都想在小群活跃。
20-30人的小群是一个转化很高的群。
小群要做到彼此都认识,频繁互动。
社群的条件:相仿年龄的社群;同一地域的社群,有共同兴趣的人。
一条真理是:事件驱动不如关系驱动。(运动打卡)
容易付费的社群前三位:1)教育培训付费;2)游戏类社群;3)协会类社群;
驱动模式:1、事件 2、关系 3、地域 4、兴趣 5、利益 6、荣誉;(多元化)
滴滴打车:最初免费打车(拉新),一天要6000-8000万收获注册付费用户;
利益驱动:每年的春晚,红包事件,支付宝的集福活动;
利益驱动:1)带分享模式;(付费社群,带一个进来就免费);带动销售的效果;
荣誉驱动:比如腾讯的全民K歌,利用排名拉新用户;让社群的人员有荣誉感;
事件驱动:运动励志币、马甲线训练等
兴趣驱动:比如读书、马拉松爱好、
关系驱动:闺蜜、云集、拼多多等、
地域驱动:用户越近,关系越紧密;
改变我的旧知:
1)留存率是是运营的效率指标;
2)小社群的驱动模式;
3)加强对商业模式的了解与研究。
今日作业:
每个人给自己设定社群并运用六大关系驱动中的哪个驱动?
举办一个20人左右的阅读学习社群
社群名字:同读一本书
社群活跃:坚持21天的励志打卡与复盘;
社群的利益驱动:荣誉驱动(每次励志币成功完成后办法荣誉证书/礼物);兴趣驱动(想读书的小伙伴一起加入);
留存:通过一起加入同一本书,彼此更加熟悉与了解,最后给一些迷茫的人员提供喜马拉雅或者相关课程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