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之殇,没钱。薪酬之痛,有钱。
企业经营不善或是流年不利,没赚到钱,老板提出调整薪酬,HR基本可以想见狼烟四起员工一脸菜色。因为此时调薪,非降薪莫属。怎么调都难,只能难中找影响最小的辙了。(篇幅原因,不展开讨论,如有问题请留言)
此文重点探讨企业有钱、老板也愿意拿钱出来提高员工薪酬的情况,这个过程中把握好三个点,基本就坐实了薪酬设计结果的有效性。(同样的原因,这里不做薪酬设计的纯技术操作介绍,类似的资料请参看HR专业网站)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简单点来说,就是你的劳动换回了多少钱。跟商场里买东西有点像,差别是少了标签,价格会有浮动,大致在一个区间范围内。
换一个角度来讲,薪酬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价值,2000的小米和6000的苹果,拿出来感觉不同吧,员工也一样,赚多赚少不是表面数字的差异,一方面是心里对自我在组织里的价值认知,原来在老板心里我也就值这点钱;另一方面是与外部市场上的薪酬水平有个对比,原来别的公司给的工资更高啊。这就带来了薪酬设计时的第一个关注点,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两点:
1、外部竞争性,外部的人愿不愿意来。
2、内部公平性,来的人愿不愿意留下来。
这两个原则中,外部竞争性相对容易摆平。对于劳动力市场,做一下市场调查找相关的机构很容易可以拿到参考数据。对于个人来讲,就像商场里虽有琳琅满目价格不同的商品,但个人买商品时通常心中大致有个定位,性价比自己能接受就欧了。个体找工作单位的时候,潜意识里也是有这个认知的。
真正的难点在内部公平上,所以这一点在设计薪酬或是调整薪酬时一定要做严谨的调研。此处必须郑重提一下公平这个概念,它是一个社会词汇,啥意思呢?就是说它是一个比较概念,公平或者不公平是比较出来的。要不是自己跟别人比,要不就是自己(现在)跟自己(过去)比,比啥呢?所得与所付出是否处于合理的比例。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员工的收入比过去高了,老板却看到员工更不高兴了的原因。这里再次提醒HR做薪酬设计或调整时一定要调取相关的工作过程中的数据(绩效的材料可以使用)来做支撑。
配合薪酬调整,此时HR的另一项工作也要同期铺开,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这是第二个关注点,这个工作一定要认真做,进行岗位分析明晰岗位在企业中承担的责任事项,通过岗位评价方法把岗位按企业中的价值贡献进行等级划分(岗位等级对应着后期的薪酬等级)。注意:进行岗位评价等级划分时只考虑岗位本身,不要考虑岗位上的人。
但在进行薪酬等级设计时,要考虑同岗位上的工作差异性,也就是同一等级的薪酬可以设计多个档位,使同一岗位上不同水平的员工可以拿到不同的工资(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企业现在广泛采用宽带薪酬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这个表对应输出的薪酬是薪酬组成部分中的哪一部分呢?是员工固定工资,就是通常员工所说的基本工资,按月拿到的那部分。
既然有固定部分,那就一定还有浮动部分,没错,薪酬基本构成中主要包括两大块:以现金形式体现的薪酬(工资、奖金、分红等形式)和用现金买或换来的薪酬(福利形式,福利相对简单,这里不赘述),所谓浮动部分就是除了每月固定发放之外的各类薪酬,包含月度/季度(通常与绩效挂钩)奖金/提成、年终奖、内部分红等。这是薪酬设计时要重点关注的第三个点,薪酬的固浮比例及发放频次。不同的链条上比例要有差异,比如营销系统和研发系统,岗位性质不同,固浮比例肯定要不同。还有基层、中层和高层明显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以设计时也要有不同的倾斜。有浮动薪酬当然好,但什么时候发,一年发几次,同样要综合评估,选择最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做法。
上面所说的浮动薪酬只是标准设计,真正员工能拿到多少浮动薪酬,这个数是浮动的不确定的,通常是由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的。如果企业倡导绩效文化,浮动薪酬通常在整个薪酬中占比会比较大,但也同时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如果企业中的工作很难量化评估,那么绩效考核就很难操作,浮动薪酬也起不到应起的作用,所以,要慎重对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员工工作好坏,利益分配机制也就是薪酬体系设计很关键,背负着这一重任的HR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