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六七年了,但是收入还没有身边的朋友多。认识一位女性朋友,刚毕业2年,在一家三线城市做总经理秘书,主要做小语种翻译工作,月薪2万5。我就想不明白,我这都努力了六七年了,为啥还没有我朋友赚的多呢。
是我工作不用心吗,也不是啊,我曾经为了升职连续加班20多天没休息,是我学历不好嘛,我自己也是个211出身,跟我那位朋友的学校差别也不大啊。经过通读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定位选的不好。
我开始毕业为了求安稳,选择了餐饮的工作,后来又为了赚钱去做了电话销售,被销售压力刺激的,又选择了金融客服的岗位。就这样变来变去,而不是像我朋友那样一直定位在小语种,这样稀缺的方向,最后努力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
定位这个烂大街的话题,今天就来聊2块钱的。
- 你能创造多大价值,取决于六个因素
经过这几年的自我学习,我明白了,想赚钱,你自己要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打个比方。当你想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你会选择一个刚进心理行业的人,还是选择有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武志红。武志红经过多年实践摸索,肯定比新人价值高。
成为高价值的人,最终能赚多少钱,还要看你能创造多大价值。
而创造多大价值,就取决于六个因素,分别是知识和技能,能力,天赋,出身、选择、运气。
知识和技能,很容易理解,知识,比如你知道情绪管理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这就是一个知识点。技能,你会做PPT,这就是一门技能。显而易见,知识和技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就能学到了。
能力,比如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相对知识和技能,能力培养周期长,而且并不一定能一眼看出来。比如我自己学习情绪管理,大概学了2年,才真正学好,能面对低潮情绪,很快调解好自己。
天赋,包括潜在能力、性格特质、动机、价值观。就拿性格特质举例,外向型的人,做餐饮之类的服务业肯定比内向型的人更轻松一点,因为这个工作符合你的偏好。再说价值观,比如有人认为工作就是老板给多少钱,他就干多少活,那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在工作上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工作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他更容易坚持下去,也更容易出结果。
出身,这个真看我们自己的投胎能力。强的如投胎成王思聪,他老爸能给他5个亿随便花,而更多的人,可能为了每个月能多赚1000块钱而拼命加班。
选择,这个问题可能决定你未来的高度。几年前我乱选择方向,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不如朋友直接选择了小语种,还一直坚持下去了,现在每个月能有几万块钱的收入。
运气,这就是你选择方向之后带来的随机因素。
这六个因素,如出身和运气你没办法改变,但是其他的如知识,技能,能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复杂的是天赋和选择,人的天赋可能没办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挖掘自己的天赋,选择与之匹配的工作,从而最大化利用它。
另外,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但是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并不知道这个方向对不对,你还要一点点试错,去验证自己的选择。可能我们知道十年前买比特币一定能发家,但是那是过去我们知道的历史。真让你回到十年前,你不一定能买比特币呢。
所以选择这个事,更多的是一项能力,至于选择本身,并不能带来多大改变,当你把精力花在某个选择中,其实更像投机。比如你觉得直播行业不错,就花钱花精力投入进去,其实这就是赌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虽然直播行业有如李佳琦,薇娅这样的主播做的很成功,但是这个选择不一定就适合你。
- 影响你价值的五个定位
排除掉不确定因素,我们把个人价值定位有五种不同的类型:投机型、知识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赋型。
投机型定位,就是追求账面价值最大化。比如你找一份销售员的工作,A公司给你出3500底薪,B公司出4500底薪,而C公司出5000底薪。投机型定位的人,肯定最后会选择C公司的岗位。这类人会竭尽全力追求收入稍微高点的职位,甚至不惜频繁跳槽。其实我就干过这样的事,为了工资稍微高点,就换了好几家餐饮公司,后来听说销售挣钱,又跑去做销售。
知识型定位,就是一些人想着学掌握点知识,他就能多赚点钱。其实现实并非如此。
一是现在想查什么内容,直接上网一搜就知道了。二知识跟思维还是有差别的。不能内化的知识,也很难帮你赚钱。如果拿现代人和孔子对比,现代人的知识储备肯定比孔子多,但是为什么我还要学习孔子的思想呢?我们跟他们的差别是思维。总的来说,不能结合思维能力的知识,价值还是很低的。
技能型定位,很多办公室白领可能PPT用的贼溜,这就是技能型定位。但是技能型定位人的天花板,取决于市场上的稀缺性。就如PPT技能,太多人会了,都烂大街了。
能力型定位,比如一些做咨询服务的人,就是基于能力定位。这种人的天花板往往是他们自己。
天赋型定位,比如搞艺术的,做设计的。同等条件下,最终比一般人做的好的都是天赋型的。比如有些人就是唱歌比我们好,适合做歌手,这个真的追求不来。
- 如何做最优的定位
从投入的精力,回报,可替代性和风险几个方面来看到底哪个定位好。
从图片可以看出,想做最好的定位,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二是不断挖掘自己的天赋。
但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投机,学知识,练技能。可能很多人拼命学习PPT技能,PPT做的越来越好,但是收入就是提升不上去。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怀疑自己学技能到底对不对,可能就会变成投机型策略,为了几百块钱高点的工资,频繁跳槽。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学知识,练技能?
第一,知识和技能型最容易提升。知识和技能,只要我们用心学,都能掌握。我们经过传统的教育,也经常教育我们多学点知识,多掌握一门技能总会有用的。第二,受限于岗位的定位。比如一些办公室的岗位就是技能型导向,比如财务出纳,就是要求你做EXcel表格非常熟练。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岗位要求如此,你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去提升岗位并不需要、上级并不认可的能力。
这时候想定位更好点,我们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内化成能力。比如你读《微习惯》这本书,知道把一件事计划周期列长一点,每天做很少量的事情,就能完成一件事。这时候你可以主动去用,像写作,你以前连800字写作都特反感。
这时候可以把800字分开,我每天就写100字个人总结。100字,这个任务应该挺简单的吧,多练习,主动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等你以后遇到自己不想做,没做成的事情,那就可以利用微习惯去做它。那时候微习惯已经变成你的能力了。
有技能的,需要找到稀缺技能。当然,这种稀缺性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供求达到平衡之后,收入就会下降。
能力,才是长久需要提升的,因为世界变化太快,只有能力是各种岗位间通用的。比如逻辑思考能力,这个能力在各个岗位都能用。可能你以前说话总是说一大堆,没有重点,毫无逻辑。这时候就可以练习逻辑思考能力,去报课,去看书学习。当你掌握这门能力,就能在跟领导沟通的时候,能分清楚哪是重点,哪是次重点,应该按时间顺序说,还是因果顺序。
最后,要不断尝试和总结,发现自己的天赋。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回顾自己的过去,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有一种特别想跟人炫耀的事情。比如我有朋友坚持练习跑步十几年。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可能有能这么炫耀的事情,那不妨找找能跟身边人炫耀的事情。当你找到一些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现,怎么这些事情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啊。那个共同的规律,就可以总结成天赋。
总的来说,定位好就我们变好的开始,期待你通过今天的内容找到一个好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