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十一则: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直译: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庄子心得:
在《论语》中,谈孝的有很多篇章。究竟何为孝,又有啥标准?
孔老夫子在这一则论语中给出了答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针对这一则论语,不同版本解读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褒贬不一。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这个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道多指正面的东西。但李零补充,若是合理,一辈子不改都行,何必三年?而且,三年以后可以改变吗?
南怀瑾老先生则说这里的“道”指的是自己前面所展现的“志”,是言行合一而不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钱穆先生认为这个并不是指平民,而是专门指当时的贵族、统治阶级而言。
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从自身角度去分析,包括生活经历、阅历以及年龄,若是真正的认真思考,兼听则明,不管如何,还是有其可取之处。
首先,关于孝,主要对象包含两方面:父子,即父亲与孩子。不是夫妻,不是朋友,也不是君臣,既然为父子,与其他关系最大的不同就是父亲和孩子有直接血缘关系。用现在生物角度理解,即父亲的基因可以直接遗传给儿女。
其次,传承。三年,翻译现代文不管是三年,还是多年,总表示一段较长的时间。道,理解正道相对准确,作为儿女,作为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改父亲的正道,那当然算是孝,此乃传承。
最后,承接上面两点,综合地说,因为有特殊的关系,父亲与儿女,血缘关系,基因相传,还因为有正道传承,再加上又有一段时间考核,那真正能否说子女是孝,就非常明了了。
其实,同样的思维可以理解很多其它的美德,如上一则温良恭俭让。
PS:“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如此说来,更有意义。